臭氧在粮堆中浓度变化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6 08:42: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臭氧是一种氧化性极强的气体, 在室温条件下几小时内即可通过化学反应完全转化成氧气,无污染,可代替污染性大,害虫抗性强的杀虫剂,用于粮堆中杀灭储粮害虫,可以降解粮食中的残留农药,还可以延缓粮食的劣变过程,增强储粮稳定性,确保储粮安全。在使用臭氧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臭氧在粮堆中浓度的变化,如果我们掌握了其变化规律,就能更好地利用臭氧去处理粮堆中的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在向粮堆通入臭氧时,粮食对臭氧的吸附情况以及在不同水分含量的稻谷堆中臭氧浓度随时间的衰减情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不同水分含量的稻谷中不同臭氧浓度与衰减时间的关系。

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臭氧在储藏中具有杀菌广谱高效, 无污染, 使用成本低等特点[1], 近年来国际上臭氧技术得到较快发展,1996年美国电力研究院 (EPRI) 组织了臭氧和食品界的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 调查并估计臭氧应用于食品业的历史背景、现状与前途, 他们在1997年得出科学结论:明确公告臭氧应用于食品加工符合GRAS (通用安全标准)[2],1998年Mason等在实验室对臭氧杀灭储粮害虫、抑制霉菌及其对粮食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3]

在国内,一些科技工作者近年来也对臭氧在储粮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陈渠玲[4]等人对储粮过程中由微生物引起的霉变进行了研究, 研究认为较低浓度的臭氧对水分为16.6%和17.7%的玉米, 15.5%和16.6%的稻谷, 15.6%的糙米有显著的防霉效果。罗建伟[5]等人用臭氧对已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B1的粮食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臭氧能有效地去除粮食中的黄曲霉毒素B1。阎永生[6]等研究认为臭氧熏蒸对几种常见的储粮害虫玉米象、杂拟谷盗、仓潜、长角谷盗、米虱的成虫有一定的杀灭效果。但因为臭氧是一种氧化性极强的气体,使用臭氧处理对粮食品质有一定影响。何学超等[7]对经臭氧 (O3) 防治害虫试验后的玉米、小麦及稻谷进行粘度、脂肪酸值等品质检测, 试验发现臭氧处理后的试粮品质略有下降, 但不显著。总的来说,臭氧对储粮的益处良多,我们需要把握臭氧在粮堆中的浓度变化,方敏等指出[8], 臭氧在空气中的半衰期一般为20~50 min。那在密闭的环境和粮堆中的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安排:

1.十一月初至十二月初:确定论文选题,查找阅读相关文献,初步了解实验的背景意义,实验的过程等。

2.十二月初至一月中旬:熟悉实验所需器材,并着手开始实验,得到预计的所有数据。

5. 参考文献

[1]邓义才, 赵秀娟.臭氧保鲜机理及其在果树贮运中的应用[J].广州农业科技, 2005, (2) :67~69

[2]召长敏, 徐传星.臭氧杀菌技术[J].农家机电, 2003, (4) :32

[3] 范盛良, 梁永生, 冉启权等.臭氧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7年05期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