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逐步缩小为一个“地球村”,制造企业间的关系也逐步由竞争敌对向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供应链管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造型企业多以流水线生产为主,产品数量庞大,构成部件众多,加工工艺繁琐,目前新资源的开拓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产品开发周期不断缩短,产品质量不断优化,供应商竞争形势异常激烈。 对制造业而言,其同一产品供应商数目众多,供应商规模大小不一,供应商能力参差不齐给企业的选择带来了极大困难,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合理评估。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链上所有成员的协调运作,为了实现供应链的整体最优化,如何对上下游供应商与零售商合作伙伴进行选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抉择,本文主要选取供应商的角度进行分析。显而易见,从供应商的角度对供应链进行优化有以下优点: 1)通过合理评估不同供应商的竞争优势与能力,企业可以迅速找到与其相关产品与服务定位最切合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相关产品的长远发展。 2)供应商是企业生产制造材料等的源泉,通过对供应商的产品与服务质量进行及时的绩效评价与选择,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发生产品事故的风险,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更好地生产经营。 3)一个企业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有很多。因此,对供应商进行综合或专门评价,有利于核心企业发现问题,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此外,供应商评价也可以帮助供应商企业迅速找准定位,及时调整自身不足,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广泛应用,如何对供应商进行评价选择已成为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目前已有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大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本文从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以及制造行业简介出发,通过知识图谱工具(Cite Space)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构建制造行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利用SCOR模型评估及制造业特点评估其合理性,综合分析后得到初步权重,以H公司为例,利用模糊AHP决策方法对上述指标体系进行验证,设计一种能够解决制造业供应商评价与选择问题的实用方法。 2.关键问题 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供应商评价指标的选取 3.写作提纲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制造行业介绍 二、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 2.1知识图谱工具(Cite Space) 2.2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模型) 2.3模糊层次分析法 三、H公司供应商选择应用研究 3.1 H公司供应商管理现状 3.2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计算各种权重及综合评估 四、结论与展望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本文可以对供应商评价指标这个概念的提出、发展、逐步完善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国内外的研究过程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国内外对供应商评价的研究从指标的选取、指标体系的构建到指标体系的应用逐步发展,目前应用于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主要是层次分析法。除此以外,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评价方法单一、应用范围局限,多指标、多属性的研究未能得到广泛研究等等。 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关于供应商如何选择与评估的探索便已开始,Dickson G.W和Weber C.A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学者。1982年,Dickson G.W在对170家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后总结出23条供应商评价指标,并按重要性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为之后学者们的研究打下了基础。Weber C.A则是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研究,他对截至1990年发表的共74篇相关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中最为关键的3个指标:价格、质量和送货的及时性。1997年,根据Ellram所做的研究,制造商在与供应商进行策划合伙性质的合作关系时,除了要考虑如成本、品质、交货期等一般化的量化准则外,还应考虑管理相容性、目标一致性、供应商的战略方向等所谓的软性准则。 国内的起步虽然稍晚,但许多专家学者也对供应商选择的研究做出很多贡献。2001年,霍佳震从供应链类别的角度对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2003年,徐晋和纂振法通过对影响供应商信息等级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与整合,设计出一个由包括供应商的企业素质、鼓励创新能力、财务质量、Ramp;D能力、发展前景这五个一级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14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所构成的供应商信用等级评价体系。2004年,牛娇红等人提出了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客观和可比性原则、可重构和可扩充原则以及完备和间歇性原则。 国内外关于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众多,但尚未做到面面俱到。目前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多是针对具体的行业和公司,采用的方法大多比较单一,还没有一套完整通用的供应商评价标准。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022年12月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2年12月-2022年1月初步总结,确定研究方法,撰写开题报告,翻译英文文献
2022年2月-2022年3月初期设计,撰写论文初稿,完成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Dickson G W, An Analysis of Selection Systems and Decision [J]. Journal ofPurchasing, 1966(5):5-17. [2]Weber C A, Current J R, Benton W C. Vendor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1,50(1):2-18. [3]Yahya, S, Kingsman, B. Vendor Rating for an Entrepreneur Development Program: A CaseStud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J].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 Society, 1999,50:916-930. [4]Ellram L M, the Supplier Selection Decision in Partnership [J]. Journal of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1990(26):8-15. [5]霍佳震.集成化供应链及其评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6]徐晋,纂振法.基于动态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供应商信用等级分析[J].软科学,2003,17(5):5-8. [7]牛娇红,徐国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2):53-56. [8]黄培清,张存禄,揭晖.基于SCOR模型的供应链再造[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1:60-62. [9]饶淑雯.SCOR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7):174-176. [10]朱铎辉,吴志军,张玉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评价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06):90-96. [11]李华焰,马士华.供应链环境中企业间委托代理评价方法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55-58. [12]赵慧娟.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的研究与应用[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3. [13]王森.供应商综合评价与选择方法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6. [14]朱道立,林虹,曾宪文.供应商选择决策-集成化管理软件ERP系统供应商选择[J].物流技术,2000,2:23-26. [15]仲维清,侯强.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03):93-97. [16]刘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以SF公司为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8.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