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4 12:45: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企业内部的利润操纵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情况,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机构都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但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出于利益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会利用各种手段虚报利润,人为操纵利润的行为不仅虚报了企业的盈利状况,而且隐藏了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的目的就在于分析有关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目的和企业常见利润操纵的方法,从而找出规避利润操纵的方法。对企业竞选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分析有利于维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欲可靠性;有利于公司做出最正确、最合理的市场决策;有利于投资者了解最准备的企业经营状况;有利于国家政府部门及时把握国家经济情况,做出有效的宏观调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从公司企业利润的内部结构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税法等法规和大中小企业的情况等,详细地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常见利润操纵的原因、手段,进而对企业利润操纵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最后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对企业常见利润操纵这一选题进行探析,期望能为建立良好的、安全的的信息环境提供理论参考价值。所以,笔者想从以下几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分别论述企业竞选利润操纵的方法和企业常见利润操纵的方法,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利润操纵带来不利影响的对策。

2、结合实际,论述当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方法的现状,分析目前会计操纵企业利润在公司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研究起步较晚,多集中于利润操纵行为是否存在的研究、利润操纵行为产生的动机研究及利润操纵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蒋义宏的《利润操纵行为与动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和动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出于募集资金的考虑,被研究的公司普遍存在多报利润的情况,为了避免被摘牌,被研究的亏损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推迟确认损失并将损失集中于一个年度予以确认的现象。钟秋绮认为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有:利益驱动、逃避税收、融资困难、违规成本过低、外部环境影响等等,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对策。

国外对利润操纵的研究始开始的比较早,首先研究是否和何时发生利润操纵。研究多以操纵利润动机强烈的公司为样本,检验的对象主要是综合的利润项目,如应计利润总额。其次将判定利润操纵所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具体的利润项目。

上述内容太少,请务必补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2日-2022年12月20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22年12月21日-2022年 1月10日,阅读大量资料并写出论文大纲。 2022年 3月 1日-2022年 4月20日,根据大纲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

2022年4月20日-2022年4月30日,进行论文中期检查,报告论文进度,重点解决疑难问题。

2022年5月,反复修改定稿,并着手论文写作工作的总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勇,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5,2

【2】刘树云.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研究[D] 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3,2~3

【3】冯金.浅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其防范措施[D]. 商场现代化.2016(07):122-12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