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归(Angelicae Sinensis Radix)为补血之要药,也是当前临床上应用的极少数同一器官不同部位入药,功效有明显差异的药材品种。
历代医家多将当归分头、身、尾应用,常见有全归(整根)、归头(根头)、归身(主根)、归尾(支根)等规格入药。
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人们尚无法科学认识当归多元药性的实质。
2. 文献综述
当归不同部位补血功效差异的药效学评价李勋(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摘要】介绍有关当归补血功效的药效学及物质基础研究的比较,为深入研究当归提供参考。
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当归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述。
结果 揭示当归不同入药部位功效差异机理。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小鼠血虚模型1)动物造模及给药:腹腔注射乙酰苯肼-环磷酰胺造模。
2)外周血相的测定: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红细胞RBC计数、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血红蛋白HGB含量。
3)肝、脾指数的测定:称重法。
4. 工作计划
(1)小鼠血虚模型(2022.1-2022.3)1)动物造模及给药 2)外周血相的测定3)肝、脾指数的测定4)骨髓细胞周期的测定,CD34分子的表达5)造血细胞因子及蛋白的测定采用ELISA法, 检测IFN-α、TNF-α、MIP、IL-2、IL-3的含量。
(2)体外实验(2022.4-2022.6)1)分离培养小鼠骨髓细胞,MTT法检测药物对其增殖的促进作用:待其贴 后加药,观察其对正常骨髓细胞的增殖作用。
2)对造血干细胞集落(CFU-S)、造血祖细胞集落(CFU-GM)的影响。
5. 难点与创新点
本论文设计了小鼠血虚模型及体外实验等,拟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多层次揭示当归不同入药部位补血功效差异的生物学表征与机制,为阐明当归不同入药部位化学物质组成-药性-功效取向差异的关联性。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