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心肌梗死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大致分三种: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术)以及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这些治疗手段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濒死和顿抑的心肌,降低急性期死亡率,但只能改善急性缺血的症状,不能修复已经受损的心肌细胞,无法逆转已经形成的心室重构现象,导致远期预后仍不甚理想因此,保护心肌细胞的同时改善心室重构是针对中晚期心肌梗死患者最佳的治疗手段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是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之一,研究表明丹参可通过多种方式保护心肌细胞;此外丹参还可改善心肌细胞微环境但是丹参的传统给药方式以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为主,到达心肌梗死区域的丹参成分非常有限,且滞留时间较短更重要的是丹参单独给药虽然对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不能控制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难以达到最佳的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因此,提高心脏局部的丹参浓度以及驻留时间,同时为心室壁提供有力保护和支撑,是治疗心肌梗死行之有效的策略
水凝胶是一种疏松多孔且富水分的三维网络结构材料,可为周围组织提供有效的力学支撑,此外它还是贴壁细胞三维培养的良好支架载体,有利于细胞的附着,目前已被运用于心脏修复领域研究证明水凝胶能够附着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微环境,增加心室壁厚度和室壁刚度,降低室壁应力,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2. 文献综述
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顾 依
摘 要:丹参具有养血安神、活血祛瘀、凉血消肿之功效药理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化学成分有丹参酮、丹参酚酸类、挥发油及无机元素等。现将其在心血管方面的主要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提供基础。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多肽的合成及纯度表征:使用固相合成法合成Fmoc-FFVPGVGQGK多肽,并对其进行纯化通过质谱和高效液相对其进行确证和纯度表征
聚多巴胺纳米粒对丹参成分吸附:聚多巴胺纳米粒可以通过π-π堆积氢键等作用力对丹参注射液成分进行吸附取1ml丹参注射液加入9ml纯水中,将pH调节至2.3,加入适量聚多巴胺,磁力搅拌4小时后离心取上清,通过HPLC检测聚多巴胺对丹参注射液成分的吸附行为
丹参-聚多巴胺-ELPs水凝胶的制备:取适量多肽加入PBS(pH 7.4)中,并加入谷氨酰胺转移酶,37℃水浴恒温,可得ELPs水凝胶取丹参-聚多巴胺纳米粒加入水凝胶中使其均匀分散
4. 工作计划
2022.1-2022.2:丹参-聚多巴胺-ELPs水凝胶的制备
2022.2-2022.3: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的提取及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形态学观察
2022.3-2022.4:不同药物浓度对心肌细胞的毒性研究
5. 难点与创新点
首次以聚多巴胺为载体对丹参注射液多组分进行吸附,改善丹参注射液水溶性成分不稳定和体内生物利用度较差的缺点原创性的设计了生物相容性较高的类弹性蛋白多肽水凝胶,并将其与聚多巴胺-丹参纳米粒相结合,将其直接作用于原代心肌细胞,考察其对心肌细胞的生物安全性,并对药效进行初步评价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