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ans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开题报告

 2022-12-23 10:58: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谚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在群众中流传,并且是一个用着通俗语言来反映出的深刻道理的语言。不管是哪个民族,他们的语言中都会含有大量的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毫不夸张地说,对一个民族语言中谚语的研究可以深入地 了解该民族的风俗和心理。正如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样,谚语是由一个民族自己创造、代代相传、并蕴涵着大众智慧的句子,也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而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了解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英文化的不同使谚语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而谚语本身也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不同的谚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文化涵义,即使是相同的谚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文化涵义也会大相径庭,甚至有的谚语只在特定的背景下体现其本意。所以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及习俗、宗教信仰、修辞手法的使用、思维方式,或源于不同的经典名作或名人之口,就会造成两种语言中的谚语文化涵义的不同。因此,比较研究英汉谚语的文化含义对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相关文献,国外学者对谚语的研究起步较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修辞学角度,语义学角度和综合学科角度。从修辞学角度到语义学角度的飞跃,使学者对谚语的研究从表层语言特征渐渐转向表层文化关系,并把谚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研究。但是,这样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容易将对谚语的研究套入固定的程式化。一旦程式化,那么从谚语体现出来的文化背景就显得苍白,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也就无从谈起了。究其原因,是因为研究并没有从表层文化关系挖掘到深层文化关系。反过来说,对于深层文化关系的挖掘也必须以语义研究为基础,因此,在对相关文献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总结之后,本研究从语义学角度出发,挖掘比较英汉谚语的深层文化涵义,以探索两个民族文化的同异。研究主要以语言文化观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角度对英汉谚语的相同和不同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挖掘造成其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通过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深掘中西文化差异,更好的帮助两种语言的谚语使用者理解中西文化,使其更理性看待谚语在生活中的启示作用。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谚语是各国语言中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其文化色彩浓厚,民族内涵丰富,是各国民间文艺宝库中一颗璀璨的钻石.英汉谚语凝聚了中英两国智慧的精华,既有其共性,又存在差异.本文分析了英汉谚语文化的异同性,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翻译。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将从翻译方法和对比中外不同文化入手,结合其他译者的翻译方法,通过举例和统计,全面分析中英谚语的不同,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4. 参考文献

[1]于乐. 从文化背景角度浅谈汉语谚语的翻译技巧[J]. 校园英语,2020(15):250-251.

[2]邓仁毅,李敏. 谚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20(03):53-54.

[3]武飞龙.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西游记》中谚语翻译对比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第八学期1-4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