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自古以来文化交流的第一大关,就是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他国语言与母语的对比研究,一直是语言学习者的热点话题。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11月30日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要发展语言智能、语言教育、语言翻译、语言创意等语言产业,…积极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大力提升中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拓展语言文字国际交流合作。我作为日语学习者,为挖掘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与无限可能,将“用中国汉字对现代日语音节标注”作为我的课题。汉语和日语自古就有深厚的渊源。如:万叶假名,多用于《万叶集》。主要用作上一代的日本语借用汉字的音与训,来表记出自身,然后将这些汉字简化过后得到的文字,称为假名。目前在已有的先行文献中前辈们对汉字标注日语所作出的研究都较为丰富,如,野田尚史在《中国語漢字による日本語音声表記》中,通过用机器识别并捕捉与日语发音相似的汉字音节的方法,完整归纳了与日语各音声所对应的简体汉字和繁体汉字,实现了用汉字对现代日语的标音。并针对“在面向旅行者的工具书中汉字在对日语中的长音和促音标音时选择了忽略”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表记方法。同样,王婉竺在《论汉语韵尾在日语中的表记——以长音为中心》中,她阐述了汉语的韵尾与日语中长音的对应规律,为汉字能够更加准确地还原日语发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源。除此之外,前辈们对于中日语调的对应方法和无法与日语发音一一对应的诸多音节进行的研究也颇有涉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具体框架分为以下几章:第一章,中日语言发音的对比。包括:中日语言的基本音节、中日语言的声调、汉语的鼻音与日语的长音、汉语的音节和日语的音拍。第二章,汉语中的“汉字反切注音法”在本课题中的应用。我会用这一章来介绍“汉字反切注音法”的发展历史,特点优势,以及在本课题中的应用目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第三章,日语音声表记的基本规则。基本规则其一是“汉字的选择”。汉字的选择当以简体汉字为主,因为研究目的是为实现标音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所以繁体汉字相比于简体汉字十分欠缺参考价值。其二是符号的应用,这是基于前辈们的标音规则和自己发明的标音规则而总结出的简单符号语言。其三是声调的表记规则。声调不同于日语的七大音声类别,他是对词组句子的整体发音习惯。第四章,用汉字标注现代日语的音声。有了前面的方法论和基本规则的支持,这章我会以日语的音声类别为分类基础,分别阐明相应的标音方法,列举其对应的表记汉字。类别分别为:清音、浊音、半浊音、拨音、拗音、长音、促音这七大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首先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归纳总结出中日语言的发音特点和区别,这样便能很快地明确中日语发音中能对应的部分和难对应甚至是无法对应的部分。而后,对于能对应的部分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应的表记汉字,我在本课题中创新性地引入了“汉字反切注音法”。通过“反切注音法”,绝大部分日语音声,如,直音类和拨音,他们所对应的拥有与其最相近发音的简体汉语单字或词组都能被确定。解决了绝大多数能够简单对应的中日音声后,对于难以对应的部分,如,拗音、促音、长音以及声调。我会优化前辈们提出的表记理论以及提出自己的标音规则——拗音可多字拼读,促音和长音只需规定其表记汉字的书写形式,声调是一种发音习惯,用“表记汉字 表示汉字声调的特定符号”表示。于是,较为全面地规定了各类日语音声的注音规则之后,最后的工作只需按照其分类,做最后的归纳。最终,再补充说明客观分析本文研究中的方法论存在的不足之处,解决方案的弊端,分类的盲点等问题。 | 4.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 成春有.日语汉字音读研究[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 平山久雄.平山久雄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 (1)7-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