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延寿胡同改造性城市设计开题报告

 2024-05-31 18:26:46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成为了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大量的传统胡同,这些胡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市民生活记忆,但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恶劣、文化传承断裂等问题。

因此,对北京旧城胡同进行改造性城市设计,对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实践者对旧城更新、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旧城胡同改造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延寿胡同改造性城市设计展开,主要内容包括:
1.延寿胡同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深入挖掘延寿胡同的历史沿革、空间演变过程,梳理其历史脉络和文化context。

分析延寿胡同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空间布局、装饰细节等,提炼其文化元素和符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图解分析法等,并将这些方法有机结合,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旧城更新、历史街区保护、胡同改造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收集整理延寿胡同的历史资料、地图、照片等,了解其历史沿革、空间演变和文化特征,为现状分析和改造设计提供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多学科交叉研究: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历史文化保护、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融入到胡同改造的研究中,构建更加全面、系统的研究框架。

2.注重居民参与:在研究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意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对胡同改造的看法和建议,并将居民的意见融入到改造方案的设计中,以实现“以人为本”的改造目标。

3.强调文化传承:不同于以往注重物质空间改造的思路,本研究将更加注重对延寿胡同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通过空间设计、功能植入、活动组织等方式,延续胡同的历史文脉,展现其文化特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齐欣.基于多尺度网络的北京旧城胡同街区空间结构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2] 张浩然.基于存量更新的北京旧城胡同街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2.

[3] 侯冬晓.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