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300字左右)交流电动机在1885年出现后虽然结构简单,可靠,造价低廉,但调速性能(调速范围,静差率等)无法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
直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解决了交流电动机的关键性问题,交流调速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为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300左右字)课程关键问题:本设计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使得系统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为了满足设计要求便将整个系统设计成转速单闭环控制系统,采用转差频率调节方式,对转速进行动态调节。
电动机负载为恒转矩负载,在高频段采用恒比例控制的方式恒磁通控制方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转速开环恒压频比调速系统虽然结构简单, 异步 电动机在不同的频率下都能够获得较硬的机械特性曲线, 但是不能保证必要的调速精度;而且在动态过程中由于不能保持所需要的转距, 动态性能也很差, 它只能用于对调速系统的动静态性能要求都不高的场合。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得到了几种运用不同单片机来实现这种功能。
1.用转差频率进行控制。
4. 研究方案
方案设计:(1)STM32单片机产生pwm控制信号给主回路;(2)主回路为MOS管组成的全桥电路,负责给电动机提供电源(3)STM32取代模拟电路作为电动机的核心控制元件(4)IR2110接受来自STM32的PWM波信号,并将其放大,输入主回路中,PWM波控制主回路中的MOS管的导通,从而达到控制输出电源频率的作用。
研究方案:(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询问导师,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2)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设计合理的硬件电路原理图。
5. 工作计划
五、工作计划(不少于300字)第 1 周 接受任务书,领会课题含义,按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翻译相关英文资料第 2 周 阅读相关资料,理解有关内容;写出开题报告一份;第 3 周 参阅有关资料,分析信号调理电路工作原理;第 4 周 能够应用开发软件完成单片机设计调试;第 5 周 掌握单片机及传感器编程调试,并设计单片机扩展电路并绘制单片机系统电路;期中检查;第 6 周 购买材料,搭建硬件电路;第 7 周 分析单片机扩展电路工作原理,设计控制软件框图;第 8 周 完成软件程序;第 9 周 硬件制作调试和完善软件设计;第10周 软硬件联调;验收成果;第11周 完成毕设论文查重,提交毕设论文终稿和检测报告,接受答辩资格审查;第12周 评阅教师评阅论文;参加答辩。
第13周 检查毕设文档;毕设结束。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