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协同度模型及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25 14:24:54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协同发展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江苏省作为中国制造业大省,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产业协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本选题旨在研究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协同度,分析其发展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产业协同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产业协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协同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例如,有学者认为产业协同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包括发展规模与速度、产业结构演变、区域布局特征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等,为研究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协同度奠定基础。

2.阐述产业协同的概念、内涵、类型、机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为构建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3.构建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说明指标选取的原则、数据来源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产业协同、产业协同度评价等方面的文献,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2.数据收集:收集江苏省制造业相关的统计数据,包括经济发展数据、产业结构数据、科技创新数据、区域发展数据等,为构建指标体系和实证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局、行业协会网站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产业协同理论应用于江苏省制造业发展实践,从产业协同视角研究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前瞻性和现实针对性。

2.指标体系的创新:结合江苏省制造业发展实际,构建了包含产业关联、区域联动、创新协作等多个维度的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3.研究方法的创新: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例如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模型构建法、实证分析法等,对江苏省制造业产业协同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秀娟, 孙玉鑫. 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17): 106-115.

[2] 陈超, 刘志彪. 产业协同视角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22, (2): 101-118.

[3] 刘志迎, 黄玉. 基于产业协同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例[J]. 地理科学, 2022, 42(02): 233-24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