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冲击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22 11:32: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总规模达到2.44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左右,到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将增加到2.91亿人,年均增长600万人左右。流动人口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而出现的一支特殊群体。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大量农业从业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产生了人口流动的迁移推力,同时,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力需求日益增长,形成了人口流动的迁移拉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流动。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新时代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政府便致力于推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7年出台了《“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中国武汉首先被发现,并快速传播到所有省区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恰逢春节,返乡人员多,人口流动性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下,充分关注和重点保护我国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并让这一易感人群远离成为“受害者 传染源”的双重风险,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

从现有研究来看,大量学者对新冠疫情下流动人口的管理措施及服务管理做了大量分析,但对新冠疫情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分析较少。为此,本文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调节效应检验,对新冠疫情冲击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进行研究。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下,充分关注和重点保护我国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并让这一易感人群远离成为“受害者 传染源”的双重风险,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现有的学者对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的研究较多,但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逐年增长,现阶段对新冠疫情冲击对流动人口收入影响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前景较好。

研究新冠疫情冲击对流动人口收入影响,首先要从新冠疫情冲击下流动人口收入实态入手,先了解流动人口收入的总情况;随即进行第四章新冠疫情冲击对流动人口收入影响的总体效应评估,从特定方面分析分析新冠疫情冲击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并总结影响的程度;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流动人口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主观评价法度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询问流动人口在打工城市,与其他流动人口和与城里人相比,相应公共服务获取的公平感知状况如何,最终得出总体结论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发放《流动人口相对贫困》调查问卷,收集选取437个有效受访者数据,运用熵值法、多项Logit模型分析法等方法对新冠疫情冲击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口流动方面的研究都比较早,在各自领域的理论研究也颇为丰富。以 Samuelson(1954)为代表的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实现有效的供给,因而应该由政府来提供。Tobin(1970)的“特定的平均主义”理论认为公共服务应该严格地平均分配给公民,政府提供的服务要一视同仁,即公共服务的供给要实现均等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准备阶段(2022年10月—2021年12月)

查阅文献—设计研究思路—确定论文题目—撰写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

2. 实施阶段(2022年1月—2022年3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C.A.Gonzalez-Benecke,Salvador A.Gezan,Lisa J.Samuelson,Wendell P.Cropper,Daniel J.Leduc,Timothy A.Martin. Estimating Pinus palustris tree diameter and stem volume from tree height,crown area and stand-level parameters[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14,25(01):43-52.

[2] Heberle R. The Cause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a Survey of German Theories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38, 43(6):932-95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