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江苏地区的统计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29 01: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现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当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结构失衡逐渐显现。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手段。根据产业就业互动理论,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带动技术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动,从而改变就业结构,进而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在大学生就业难和结构性失业严重的现实背景下,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所要实现的两大目标。目前江苏省共有普通高校134 所,数量居我国各省首位,堪称中国的教育大省。依据江苏省2013-2015三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发现省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三年来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这些产业对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大学生的需求比较旺盛。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情况和产业结构是有一定关联的,这就要求江苏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率。从毕业生就业流向来看,2014 年留在江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同期就业人数的 71.6%;2015 年选择留在江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 75.1%。总体来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流入超流出,江苏籍大学毕业生#8220;流出#8221;不少,但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8220;流入#8221;江苏的更多,并研究生的流入比还超过了本科生。2014 年,江苏籍高校毕业生生源有 42.37 万人,而到江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 46.72 万人,流入比为 1.10。其中,江苏籍本科生生源 97515 人,到江苏就业的本科生 216088 人,流入比 1.09;江苏籍研究生生源 28352 人,到江苏就业的研究生 36308 人,流入比 1.28。可见,江苏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大。南京作为江苏省高校聚集地,本文主要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市大学生就业具体情况,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做出详尽的研究与分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简单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的意义以及论文中将要用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等等,为后面的论述打好基础。

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相关理论综述,包括西方就业理论,就业相关含义,三个指标的概念,就业和产业机构的理论。

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做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分析南京市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南京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还有三次产业机构的演变,最后还要分析南京三次产业内部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Kenneth W.Clement, Peter L.Johnson 运用CGE模型和tops-down分析方法量化分析西澳大利亚州90年代矿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矿产业的高速发展,西澳大利亚的就业增长了1.1%,一年内增加了9000个工作岗位,与西澳大利亚平均每年增加16000个工作岗位相比,矿产业创造的工作岗位占所有产业创造的工作岗位的56.25%。表明西澳大利亚州矿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间的紧密联系。Julia.Kowalewski分析1998-2007年德国产业专业化对就业的影响,得出一般地区专业化对就业增长具有消极影响。Mikaela.Backman研究瑞典人力资本在影响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认为包括教育、认知能力和经验等人力资本对产业劳动生产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李志伟、仉媛以改革开放后北京市历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相对于产业结构,北京市就业结构的调整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存在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要充分重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于晗在研究1978 - 2013 年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轨迹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指出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劳动力也逐渐由低效率生产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生产部门,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趋势,而就业结构的发展相对滞后于产业结构。陈贵富利用CHNS面板数据和随机效果probit模型,从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变化方面研究我国城镇劳动参与率和长期被雇佣率的决定因素,指出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上升会提高长期被雇佣率,而第二、三产业就业占比的上升会降低长期被雇佣率。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来看,都没有对就业结构滞后时间进行测度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就中国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已经达成共识,但都无法确定中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程度。比如,中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具体年限是多少,该采取何种方法测度,应如何采取措施缩短滞后时间等。如果不对中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具体时间进行测度研究,也就无法准确衡量其滞后程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相关的研究方法

(1)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对产业和就业现在情况进行研究,结合二者发展的关系以及对其今后的发展情况而做进一步的探究。

(2)采用规范性的探究和实际举证来进行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用就业弹性等作为参考对象的研究方法,对产业和就业进行规范研究。从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王俊豪《现代产业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

[3] Kenneth W. clements, Peter L. Johnson. The Minerals Industry and Employment in Western Australia:Assessing Its Impacts in Federal Electorates[J].Resources Policy,2000(26):77-8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