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以2010—2015年为例开题报告

 2023-01-29 13:09: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50.2亿元,到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36138.7亿元,是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74倍之多。可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质的飞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只满足于温饱等物质生活,而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人们好奇于外面的世界,于是旅游业应运而生。而旅游业的发展会拉动新一批消费热潮,对全球新兴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对2010年-2014年中国旅游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旅游产业的现状分析其前景,并针对中国旅游业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对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有关中国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主要的境外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如香港、澳门、新加坡等,显示出海外目的地国家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关注。国外对我国旅游市场的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侧重于我国内地居民到特定旅游目的地的消费动机、消费行为的研究。90年代国外学者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港澳台三大旅游目的地的内地居民消费需求研究,这主要与中国旅游发展历程相吻合。如Hal1in Sophia通过建立旅游需求模型,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签证难易程度是大陆游客赴香港旅游需求的最主要因子,以此来确定解释大陆游客赴港旅游需求的外生变量。香港学者Zhang Qiu Hanq建立内推和外拉因素模型来研究内地居民赴港旅游动机,最后得出增长见识、显示声望、增强人际交往是最大的推力因素,而中国香港的高科技形象、消费支出和易进入性成为最大的拉力因素。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旅游目的地的扩大,国外学者也开始关注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新兴旅游目的地市场。如Tak一Kee Hui amp; David Wan amp; Miau Feng对中国居民到新加坡的旅游需求和期望研究后发现,中国游客需求动机存在性别、收入、年龄以及旅游频率的差异。Kathy Feng amp; Stephen J. Page通过分析中国内地居民移民与旅游的关系,研究了中国公民到新西兰旅行的习惯与模式。Chris Ryan amp; Yan Motion从旅游决策与评价方面对中国居民在新西兰的消费行为进行详细研究Grace Wen Pan amp; Eric Law S研究了中国大陆公民到访澳大利亚的出游行为特点。Kim Y. amp; Agrusa J选取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和埃及7个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从我国潜在旅游者的角度探讨了这些主要海外旅游目的地的国家竞争力,发现#8220;安全性#8221;和#8220;风景优美#8221;成为大陆居民选择海外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决策因素。综上分析,国外学者关于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客源市场的需求特征两方面。国外学者对于中国大陆居民旅游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旅游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选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我国旅游市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推测我国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同时参考目前旅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旅游市场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和对策。

首先,从旅游规划,旅游消费,旅游的地域性以及旅游的服务水平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旅游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我国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中的优劣势,然后,根据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旅游市场发展的经历以及现实状况,结合我国政府对待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形势作出合理的预判,推测出我国旅游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对旅游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旅游市场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状况进行归纳总结,给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几条针对性的合理建议和对策。

一、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

[2] 百度百科:中国世界遗产

[3] 郭鲁芳.关于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