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择对中国传统图书出版情况进行探讨研究的理由有三:第一,进入大学后真切的感受到盗版书籍的存在以及其对于阅读质量的恶劣影响,使得我对正规渠道的图书出版充满兴趣;第二,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加速涌现,数字阅读、数字出版渐渐占据了我们的视野,相对而言,传统纸质图书出版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三,记得以前读书时非常喜欢在新华书店买书买文具,就连比赛获得的奖品也是新华书店的兑换券,而如今城市可见的书店越来越少,在书店翻阅图书时的记忆也越来越陌生淡忘了,因而这更增加了我对图书出版研究的热忱。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次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数据挖掘我国传统图书出版深陷发展困境的原因并找到改善方案和发展方向。
本次论文拟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了解我国现阶段传统图书出版出现疲软状态的真实缘由,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和运行态势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把握。
本文的写作提纲大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表明研究此课题的原因,并对关键概念进行详细界定;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运用有效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发现影响我国传统图书出版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对症下药,提出传统图书出版的转型意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传统图书出版这个课题的研究非常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我国学者侧重于全媒体背景下,对传统出版和互联网出版的对比、传统图书出版的现状、产业链演进和产业转型以及其规模经济的探讨,并产生了非常可观的研究成果;而国外图书出版多数均为私营企业,更在乎对纸质图书出版和全球数字出版完美融合的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此次论文的撰写方案:首先要对传统图书出版(纸质图书出版)、数字出版(互联网出版)等概念和界定作清晰描述以及阐明研究此课题的原因和重大意义;
然后从#8220;内忧#8221;和#8220;外患#8221;两个角度,通过近10年图书出版的相关数据和指标,尝试主成分分析法和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力图找到影响传统图书出版的主要因素,包括图书出版质量和数量方面存在的弊端;
最后对我国传统图书出版的未来道路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5. 参考文献
[1]程美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图书出版历史分期探讨[J].深度思考,2011(05).
[2]蒋雪湘,胡振华.中国图书出版产业规模经济效应分析[J].出版学#183;出版工作,2009(05).
[3]赖晓华.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探讨[J].书业,2014(0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