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主要以锅炉为被控对象,以锅炉出口水温为主被控参数,以炉膛内水温为副被控参数,以加热炉电阻丝电压和水流速为控制参数,以PLC为控制器,构成锅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采用PID算法,运用PLC梯形图编程语言进行编程,结合MCGS组态软件来进行仿真,实现锅炉温度的自动控制。2.2预期目标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2.3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1)了解火电厂锅炉恒温出水系统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查找系统设计的工具软件以及相关资料
4. 参考文献
3 本课题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兆安、刘进军主编 电力电子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2]陈建明主编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3]张洪润,孙悦等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张晓华.系统建模与仿真.张晓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黄汉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冯建华.单片机应用的系统设计与产品开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坂本正文(编).王自强(译).步进电机应用技术.科学出版社.2010[8]张培仁,张志坚,高修群.十六位单片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DanChiras,Robert Aram(编).张春朋,姜齐荣(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赵明智,张晓明,宋士金.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 工作计划
4 本课题的具体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1周 毕业实习总结;2周 毕业设计开题、确定毕业设计方案;3周—4周 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需求分析、5周—6周 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方案设计阶段;7周—8周 毕业设计框架设计初步完成(或初步的样机设计);9周—10周 毕业设计详细设计成型;11周—12周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13周—14周 完成毕业设计、设计装置(软件)等;15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修改完善毕业设计、设计装置(或软件)等,指导教师审阅毕业设计(论文);16周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评阅毕业设计后修改;16周末 毕业设计专业分组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