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分布式电源(DG)的大规模并网,其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传统保护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配电网应用最为广泛的主保护方式,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深入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对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影响,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促进分布式电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研究已成为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故障特征、保护配置和协调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将在分析分布式电源基本类型和特点、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短路电流、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特性、保护灵敏度等方面的影响,并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带来的保护问题,探讨改进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策略。
1. 主要内容
1.分析分布式电源的类型、特点及其对配电网潮流分布的影响。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系统地了解分布式电源的类型、特点、运行控制策略以及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配置方法等。
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仿真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等仿真软件,对不同类型、不同容量、不同接入方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短路电流、保护动作特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
5. 研究的创新点
1.建立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控制策略、故障类型等多因素影响的配电网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场景下分布式电源接入对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分析。
2.提出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改进型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策略,例如自适应整定、区域保护配合等,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和快速性。
3.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并对不同策略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文焯,宋政湘,李鹏.主动配电网保护控制技术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22):2-12.
[2] 葛俊,戴栋,王凯,等.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及对策[J].电气技术,2019,20(01):142-146 160.
[3] 谢开贵,伍小山,刘文焯,等.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过电流保护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16):192-20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