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科技的进步也促使了相关需求实现的可能性。现今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车辆的智能化发展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传统汽车遮阳板都是在驾乘人员的操作下完成遮阳动作,无法根据实际内外部条件进行自主式的自动控制。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现代通信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一个智能化的车载遮阳板监控系统成为汽车发展大势所趋。
随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增长,汽车的安全性能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遮阳板作为行车安全辅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汽车遮阳板,就是安装在司机与副驾驶头部上方,用来防止阳光刺眼的板子。用的时候可以翻下来不用的时候可以上下翻,左右翻,也就是xy轴。遮阳板的基本作用有:遮阳板能有效的遮挡阳光的直射。 泊车时置于前档玻璃内侧,铝膜材质加上内部的PVC气泡有效反射及隔绝热能的传导,大大降低车内温度。 附有PVC吸盘牢牢吸附与汽车内侧玻璃,收缩式设计便于收藏储存。
汽车遮阳板国外发展趋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0年以前,汽车技术还处于流水线生产阶段,人们还停留在对汽车生产的研究上,并未过度关注汽车的性能使用方面,此时对汽车遮阳板的应用与研究极少,遮阳板应用发展内容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介绍汽车遮阳板的概念,对汽车遮阳板的具体结构并未作出明确介绍。第二阶段为二战时期,汽车产业的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汽车制造这一产业。该时期内对遮阳板进行应用研究的国家地区相较之前也有大幅度增加,各国也纷纷开始申请汽车遮阳板的专利。其中美国和德国两国处于领先,欧洲国家的专利申请量明显超过其他地区,德国的专利申请量日趋平衡,美国的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大有赶超德国之势。从这一阶段对汽车遮阳板专利的申请,不难看出,各国对遮阳板这一产业的发展,逐渐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与实践。第三阶段为50年代至90年代。在这一段时期内,汽车遮阳板的应用与研究呈现跨越式增长,这也是汽车产业在这段时间迅猛发展的一个侧面写照。德国和美国的应用研发开始趋于稳定,技术发展也越趋成熟。日本在这一阶段的研发也开始急剧增长,一度超过了德国和美国,这一阶段也与日本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相吻合。第四阶段为90年代至今,是汽车遮阳板发展的成熟期。在此阶段,遮阳板技术发展到了成熟期,传统遮阳板的研究也到了一定的高度,由于光电技术在遮阳板上的应用以及液晶式遮阳板产业的兴起,汽车遮阳板的研发量并未大幅降低。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车载遮阳板监控系统,实现遮阳板在特定环境下的自动行为控制;该系统应包括:环境状态检定单元、单片机匹配控制单元、执行单元、LCD或者数码显示单元;完成的功能:光照、角度、扭矩、高度及天气等数据采集、显示、运算处理、按需要控制输出量;电路原理图和硬件电路图设计;软件编程及功能调试。
预期目标: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图1 车载遮阳板硬件设计
车载环境监控的硬件系统如图1所示,当单片机启动之后,光照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扭矩模块和角度模块开始检测,这些装置在检测到这些数据以后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传输到微处理器,通过编译的算法将8位二进制数转化成可以读取的光照、高度、扭矩和角度信息,再通过一系列指令之后,结果将显示在LED液晶显示模块上。这些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微处理器后,检测指标是否超过要求,并通过脉冲调制来控制电机,最终调节遮阳板的角度。
4. 参考文献
[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张洪润,孙悦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系统建模与仿真,张晓华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汽车电子与电气系统,路燕,周春荣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
5. 工作计划
(1)2022.2.22—2022.3.20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2022.3.21—2022.4.10硬件功能分析,熟悉MCS-51系统指令及编程语言;
(3)2022.4.11—2022.4.24设计电路原理图、编制应用程序;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