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能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如今能源依然是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当今世界的能源结构主要是化石能源,而其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占据了整个能源消费构成中90%以上的比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剧,能源危机已然成为人类社会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目前,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粗放利用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产生了巨大损害。资料表明: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21世纪80年代消耗殆尽,煤炭资源也将在22世纪20年代面临枯竭。目前人类已经开发并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并且可以大规模被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有着传统能源不可比拟的优势。
太阳能作为清洁、无污染和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中巨大的利用价值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对光伏相关产业的支持促使光伏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已经成为全世界上被公认的最有前途的行业之一,但是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来说,要后期人们不断研究和拓展知识,来解决现在还一直面临的很多问题,其项目初期投入的很多钱,但是关键技术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普遍不高,导致投资大收获小现象,还有生产光伏电池成本过高等问题,一直阻碍着光伏产业的成功,成为制约光伏相关产业进步的拦路虎。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照强度与温度保持在一定值时,分析光伏电池正常工作,在特性曲线有且仅有一个最大值是系统的(Maximum Power Point,MPP),这就是一直追求那个输出点。前面所说是保持在一定值,现在当两者之一任一个条件发生变化时,这最大值的电压位置也会变换,这是因其内部特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变化的干扰。在现在技术条件下,要系统正常工作时的一直输出是最大值,且还要维持在其附近,并尽可能使光伏发电系统提高输出功率,降低系统工作成本是一个重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人员根据来调节电池板,最终会提高输出功率的控制方法被称为(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被简称为MPPT算法。该方法是非常有用的可以搜寻最大功率点,在光伏发电中是一项核心技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内容:
(1)对太阳相对地球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太阳能日照变量进行计算以及跟踪系统选择和研究。
(2)双轴跟踪系统的机械设计,主要是对运动台的设计,传动方式,步进电机的选择与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分析了太阳天体运行规律,整理计算太阳位置的公式。首先,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观测点任意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和日出日落时刻,并将理论计算值进行比对,验证了太阳位置算法的可靠性。并且分析了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和光电跟踪的优缺点,选择时控与光电跟踪混合的方式,提高光伏跟踪系统能效。
(2)通过选用双轴太阳能跟踪的机械结构设计,并分类介绍电机的选择,齿轮传动设计、光电传感器设计、太阳能电池板的参数选择,构造光伏阵列的发电模型与分析发电特性。通过对比得到的模型的输出,能够验证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光伏电池发电效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从而得到双轴跟踪轨迹计算的理论依据。对双轴跟踪支架的伺服系统进行设计控制器。
(3)根据系统的模型,设计出自动跟踪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步进电机和驱动电路等,其次,以西门子公司S7-200 系列PLC 的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32 为开发平台,完成太阳跟踪软件设计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Villalva, M.G., Gazoli, J.R., Filho 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hotovoltaic array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9,24 (5):1198-1208
[2]Salas V , E. Olas, Barrado A , et al. Review of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lgorithms for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systems[J].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2006, 90(11):1555-1578.
[3]Gules R , Pacheco J D P , Hlio Le#195;es Hey, et al. A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System With Parallel Connection for PV Stand-Alone Application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08, 55(7):2674-2683.
[4]Ionit? M A , Alexandru C . Optimal Design of the Mechanical Device for a Photovoltaic Tracking Mechanism[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186:114-123.
[5]王魏. 光伏发电双轴跟踪系统的轨迹设计与控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6]滕哲铭. 有移动云阴影遮蔽的光伏阵列模型及MPPT算法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7]刘放. 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跟踪芯片的设计与实现[D]. 浙江大学, 2015.
[8]庞晋永.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建模与控制器设计[D]. 浙江大学, 2014.
[9]喻龙昌. 太阳能自动跟随控制系统的设计[D].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4.
[10]廖锦城. 计算机控制双轴太阳跟踪系统及其偏差检测[D].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11]西门子 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 深入浅出西门子S7-200PLC[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7 .
[12]赵争鸣,陈剑.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踪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13]鲁远栋. PLC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技术[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14]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三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5]李晶, 窦伟, 徐正国,等. 光伏发电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07, 28(3):268-273.
[16]徐凯, 王湘萍.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智能集成控制[J]. 太阳能学报, 2018.
[17]涂春鸣, 兰征, 肖凡,等. 具备同步电机特性的级联型光伏发电系统[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2):433-443,共11页.
[18]韩鹏, 李银红, 何璇, et al. 结合量子粒子群算法的光伏多峰最大功率点跟踪改进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23).
[19]仲玉芳, 王慧芬, 叶建锋, et al. 光伏发电系统太阳方位跟踪装置的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3, 34(10).
[20]韩鹏, 李银红, 何璇, et al. 结合量子粒子群算法的光伏多峰最大功率点跟踪改进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23).
5. 工作计划
1)2022.03.05~2022.03.20:收集资料,了解光伏发电的相关知识及做开题报告。
2)2022.03.21~2022.04.03:学习PLC相关知识并作系统方案设计及可行性研究。
3)2022.04.04~2022.04.17:进行组态软件的学习以及进行系统软件编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