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十年黄金时代结束,中国银行业普遍面临增速放缓的窘境;新技术带来用户行为模式的转变,新兴金融科技企业凭借良好的用户体验、更低的运营成本“攻城掠地”,抢夺银行客户、抢占银行市场份额;转型与创新成为关系银行生存的必然选择。
毫无疑问,金融科技是助力银行转型与创新的利器。作为科技技术应用的先锋,银行科技曾独领风骚数十年,今天却必须面对金融科技的挑战。金融科技之变,在道不在术,根本在于运用技术的初心。与科技企业相比,银行科技更多从银行角度出发,致力于解决银行自身的问题,目标是服务和满足已有客户、内部员工、管理层和监管部门的需求,而金融科技企业则更多从用户痛点和人性出发,着眼于解决用户的问题、满足用户的需求;金融科技底层逻辑的质变,倒逼银行业重新定位金融科技并思考其发展策略,银行必须从用户角度出发、基于场景提供金融服务、开放支付-账户能力、放低身段跨界合作,银行科技组织必须与业务高度融合、快速实施架构升级及技术更新,引领银行变革。
在开始阶段,金融科技的实施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模式产生冲击,这是改革的必经之路,伴随着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的不断正向结合,最终互联网金融技术将给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巨大的正向影响,成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水平和经济能力水平的有力保障。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技术作为一种新时代发展下的产物,其运用和实施的过程中,也一定会带来不少不利影响,如果不能解决金融技术在与商业银行适应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平衡金融技术发展带来的互联网平台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关系,那么不仅会让互联网金融技术难以发挥基本功能,还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的进行梳理和综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的定义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利用其先进的科技技术,庞大的客户数据库,以及低于银行的信用准入门槛迅速吸引了大众客户,在交易支付,理财投资等方面给银行的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金融科技因此被各行各业所重视,成为全球范围内热门讨论的一个关键词。
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为单词Financial 和Technology合并后的缩写,由于金融科技目前处于发展阶段,业务模式不稳定,业务形态存在差异,所以目前对金融科技一词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金融科技(Fintech)这个概念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由花旗董事长John Reed提出,代指金融企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为传统的金融生态提供数字信息服务的行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2016)发布了《金融科技的描述与分析框架报告》,金融科技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机构及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流程和产品,这也是目前最为广泛流传的一个解释。金融科技一词的内涵在中国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中国人民银行(2019)在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论文的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包括阶段序列、阶段主旨和具体内容。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研究方向的确定,题目确定;
5. 参考文献
[1] 李文红,蒋则沈.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J].金融监管研究.2017(3):01-13.
[2] 张兴.Fintech(金融科技)研究综述[J].金融视线.2017(9):17-20.
[3] 陈一洪.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50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3):121-12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