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高铁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然而,高铁“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面临着诸多挑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铁“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高铁“走出去”进行研究:
“走出去”的模式和路径:探讨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模式,如EPC、BOT、PPP等,分析了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王梦茹,2018)。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和面临的问题,并以中印雅万高铁项目为例,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探讨具体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1. 主要内容
1.“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以及中国高铁发展的现状和优势。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高铁发展、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挑战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案例分析法:以中印雅万高铁项目为案例,收集项目相关的资料,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协议、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选择的独特性:以中印雅万高铁项目为案例,该项目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标志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视角的综合性: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管理等多个视角,对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3.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针对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中国高铁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practicalguidance。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晓霞, 郭进.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高铁国际合作模式选择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1(31): 48-49.
[2] 陈文博, 张晓静.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风险识别与防范[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2(04): 120-127.
[3] 黄国强. 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合作模式探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21(32): 77-7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