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贸易几乎每四年翻一番,从一个在世界上微不足道的出口国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出口市场。
伴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不断增大,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出现了很大的调整和升级,以工业制成品为代表的制造业出口广度和出口深度都在不断变化。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转型时期,再加上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和中国越来多地参与到产业内贸易的全球分工模式中,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被用来解释中国的出口贸易时就遇到了困难。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综合传统贸易理论和源于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基于规模经济形成的比较优势正在凸显,伴随规模经济的'本地市场效应'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制成品出口的现象,并以中国家具出口为实例进行分析。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
写作提纲:一、序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林发勤(2014)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越来越呈现产业内贸易的特征,生产率越高、出口越多的企业表现出的#8220;本地市场效应#8221;越强;规模经济越强的企业表现出的#8220;本地市场效应#8221;也更明显;国有企业和其他外商投资企业以美国、日本和欧洲为代表所呈现的#8220;本地市场效应#8221;更强;中部和西部的#8220;本地市场效应#8221;比东部强。
林毅夫(2002)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发展战略都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对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不断增加和贸易结构不断升级的现象,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角度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我国劳动力丰裕形成的比较优势造就了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贸易形势,以及吸引了大量利用中国劳动力的FDI流入。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基本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意义)(二)研究依据和假设(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四)研究目标 (五)研究内容(六)研究步骤(七)成果形式
5. 参考文献
[1]邵昱晔.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司传宁.本地市场效应与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王静娴.要素市场扭曲对外贸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