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钢管混凝土拱桥作为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桥梁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钢管混凝土材料的特殊性以及拱桥结构的复杂性,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尚不成熟,制约了该桥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钢管混凝土拱桥方面已经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性能方面:探究了钢管、核心混凝土以及二者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针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力学性能的关键问题,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分析钢管、核心混凝土以及二者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为材料选用和性能提升提供依据。
2.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构件在轴压、弯曲、剪切以及组合受力情况下的力学性能,揭示其破坏机理。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力学性能。
1.理论分析:基于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结构力学等基本理论,推导钢管混凝土拱桥构件和结构体系的力学计算公式,并分析其力学性能。
2.数值模拟: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或ABAQUS,建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精细化模型,模拟其在静力荷载、动力荷载以及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其应力分布、变形规律以及稳定性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1.建立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以及接触非线性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更为真实地模拟其实际受力性能。
2.探究不同荷载组合、边界条件以及环境温度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其设计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3.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优化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方案,以提高其安全性和经济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蔡国平, 陈彦江, 万水.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及应用进展[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 52(1): 1-17.
[2] 陈艾, 李爱群.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J]. 结构工程师, 2021, 37(02): 122-129.
[3] 邓明科, 赵志军, 王力.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仿真分析与安全评估[J]. 公路交通科技, 2019, 36(12): 19-2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