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杭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菊科菊属植物,以干燥头状花序入药,具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等症[1,2]。
目前广泛应用于药品、茶饮方面。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杭菊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有效清除体内氧自由基,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还具抗炎作用[8],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咖啡酸衍生物也都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3~6]。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研究杭菊F3H基因的基因序列,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其亲缘远近关系,成功完成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并研究杭菊F3H基因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条件,及原核表达达最大表达量的条件,并成功完成重组蛋白纯化,为杭菊F3H基因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1)杭菊F3H基因的克隆(2)杭菊F3H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3)杭菊F3H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4)杭菊F3H基因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纯化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从基因层面提高杭菊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原核表达技术及重组蛋白纯化技术,对杭菊F3H基因进行科学研究。
技术路线:实验方案:(1)从指导老师课题组所得到的杭菊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得到1条F3H序列,从序列ORF区两端设计引物,用 RT-PCR方法从杭菊中克隆这两个基因的全长开放读码框。
以克隆用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4. 研究创新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及身体健康愈加重视,且随着中医研究员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中医药热潮哗然而起,且人们普遍有茶饮养生的习惯,而药用菊花作为药用及茶饮原料之一,不仅能够清风散热,平肝明目,其所含的黄酮类活性成分能够有效清除体内氧自由基,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还具抗炎作用,优点之多,备受人们喜爱,药用菊花市场更是火热,而且目前从栽培方面对药用菊花品质提高已达到一定限度,所以,从基因层面对药用菊花品质的提高亟待开发,可有效满足市场,减轻社会压力。
而且,目前对药用菊花黄酮类成分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研究尚未展开,并且本项目实验采用实时荧光PCR及感受态细胞原核表达技术,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具有创新性及科学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本实验预计在2018年3月1号-2018年5月15号完成。
2018年3月1号-2018年3月15号,完成基因筛选及序列分析。
2018年3月16号2018年4月1号,完成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