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1、饲料不足,特别是蛋白质饲料短缺是长期制约我国乃至世界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国内的1.5亿t饲料,约需3750万t蛋白质原料[1],其中70%依赖进口,每年需要进口3500万t大豆、120万t鱼粉等蛋白质资源,价值人民币约1500亿。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产品消费量的增加,我国饲料产量将继续稳定增长,蛋白质原料的需求量也会按比例增加,蛋白质饲料不足问题将日益严重[2]。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项目研究目标1、研究提高紫花苜蓿叶蛋白和红三叶蛋白提取率的方法,筛选出提取紫花苜蓿叶蛋白和红三叶蛋白的最佳参数。
2、研究牧草叶蛋白中粗蛋白及氨基酸的组成。
二、项目研究内容1、分别对影响叶蛋白浸提和絮凝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正交实验,通过测定提取后的蛋白质的量,筛选出叶蛋白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1、试验时间和地点于2016年9月-2017年5月,在南京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实验室、动科院教学实验中心及牌楼试验基地进行。
2、材料紫花苜蓿、红三叶等牧草3、方法新鲜叶→清洗→切碎→打浆→榨汁→浸提→过滤(4层纱布)→离心→脱色→抽滤→絮凝→叶蛋白凝聚物→干燥→叶蛋白成品二、技术路线三、 实验方案1、试验田中种植培育样品,以备实验所需。
2、实验流程为:新鲜叶(茎)→清洗→切碎→打浆→榨汁→浸提→过滤(4层纱布)→离心→脱色→抽滤→絮凝→叶蛋白凝聚物→干燥→叶蛋白成品叶蛋白加工工艺(一)原料的选择用于生产叶蛋白的原料因蛋白质含量的多少,提取的难易程度不同,对叶蛋白的产量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1、牧草叶蛋白成分、含量、品质的分析,及其对动物的生理需求和积极作用2、 从打浆浸提、絮凝分离两个关键生产环节对不同生育期的牧草叶蛋白生产技术进行研究,提高牧草叶蛋白的提取率和蛋白活性,为其生产推广提供可行性保证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2016-4至2016-6,查阅资料,购买牧草种子,相关实验用具的准备,预实验。
2016-6至2017-4 ,牧草种植,取样,叶蛋白工艺研究,对叶蛋白的粗蛋白质组成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
2017-4至2017-5,数据分析,撰写论文,论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