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阴对三个不同耐阴性苜蓿属物种的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2 12:31:4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我国南方大面积连片草地资源较少,由于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毁损等原因造成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于此同时我国南方大力发展杨树产业,杨树林已基本遍布南方地区高速公路、主干河道的两侧,荒坡地,河滩地,围垦区等边际性土地,并纳入农田生态系统,林牧争地日益突出[1],土地资源不足已成为我国南方优质牧草种植乃至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此外,由于树木生长周期长,中高林龄林间郁闭度增大,林分间种植农作物无法获得满意的产量。因此,杨树林龄3~4年后,林间不再种植任何作物,林间地基本尚处于未充分利用状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2],林间种植具有一定耐荫性的优质牧草,可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兼培肥土壤肥力。以紫花苜蓿为代表的苜蓿属豆科牧草具有一定耐荫性,产草量高,且能固氮,可作为林间种植牧草的首选物种之一。

2、研究现状

弱光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及品质的主要逆境因子。自然条件下,弱光往往出现在林间、山地等条件下,设施农业栽培中,弱光胁迫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现有研究表明,弱光对植物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胁迫的程度,还和植物的物种类型有关[3]。遮阴条件下不同品种的西葫芦、小麦、烟草或不同玉米杂交种在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荧光等生理指标上常表现出显著的差别[4~7]。目前关于弱光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研究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量研究表明,遮荫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及其组成有很大影响。黄卫东等[8]研究发现,弱光处理提高了植物叶片叶绿素总量,并以叶绿素b增加为主,同时降低了叶片叶绿素a/b的比值;周治国等[9]研究亦表明,遮荫可延缓植物苗期基部叶位叶片叶绿素降解速率,同时降低叶绿素a/b值;马德华等[10]等研究表明,弱光(30pmol/m2/s)使植物叶片叶绿素a含量下降;对虎耳草[11]的研究结果表明,光合色素含量在全光照下最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均逐步增加,其中叶绿素b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导致叶绿素a/b逐步减少。刘闯[12]等的研究同样证明了,在巨桉林下生长的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和扁穗牛鞭草,随着树林郁闭度的增加,3种牧草的叶绿素a/b下降,叶绿素含量有所增加。

一般而言,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直接用于判断植物生长生理能力的强弱。研究表明,随着遮阴程度增加,植物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依次降低[13],在遮光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其光合作用强度较全日照条件有很大的降低,但不同的耐阴性物种对不同的弱光逆境具有不同的适应性[13],因此可以通过在相同遮荫条件下选择出最有耐阴性的物种,并确定其光强阈值。朱延姝[14]等研究亦表明弱光对光合速率有影响,在光饱和点以下番茄植株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其净光合速率下降,下降幅度受到温度、CO2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叶绿素荧光参数是一组用于描述植物光合作用机理和光合生理状况的变量或常数值,反映了植物内在性的特点,被视为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与环境关系的内在探针。叶绿素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是对PSII原初电子受体QA氧化态的一种量度,代表PSII反应中心开放数目的比例,反映了PSII天线色素捕获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有研究表明遮荫抑制了小麦旗叶PSII光合电子传递活性,且随遮荫强度的增大,抑制程度加强[15]。

  上述弱光胁迫对蔬菜、作物及花卉植物品种间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然而,由于苜蓿属植物长期以来主要生长在光照不受限制的高寒草甸或平原地区,抗逆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旱性、耐低温、耐盐性等方面,而弱光胁迫性状研究发展较为缓慢,国内外相关研究也较少。

综上所述,本项目将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遮阳网叠加设置光照梯度,研究三种具有一定耐阴性的苜蓿属品种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生理响应,以探讨我国南方地区对苜蓿属植物生理有显著影响的光强阈值,结合相关性分析,确定弱光胁迫条件下对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南苜蓿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主要生理参数及其作用机制,为我国南方地区林间优质牧草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安锋,林位夫.植物耐荫性研究的意义与现状[J].热带农业科学,2005,4

[2]覃凤飞,汤国辉,王荣女,周建国.苏北地区中度郁闭杨树林间种植牧草的可行性[J].江苏农业科学,

2006,5

[3]黄伟,任华中,张福墁.低温弱光对番茄苗期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2,4

[4]刘栓桃,董艳敏,卢亚楠,卢金东,何启伟.低温弱光对两个西葫芦品种幼苗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

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2)

[5]张黎萍,荆奇,戴廷波,姜东,曹卫星.温度和光照强度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的影

响,应用生态学报,2008,2

[6]刘国顺,赵献章,韦凤杰,王芳,汪文杰.旺长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不同烟草品种光合效率的影响.中国

农业科学,2007,40(10)

[7]李潮海,栾丽敏,王群,李宁,赵亚丽.苗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不同玉米杂交种光合效率的影响.作物学

报,2005,3

[8]黄卫东,吴兰坤,战吉成.中国矮樱桃叶片生长和光合作用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调节.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

[9]周治国,孟亚利,陈兵林,张立祯.孙学振,王立国,施培.麦棉两熟共生期对棉苗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04,37(6)

[10]马德华,庞金安,霍震荣.李淑菊.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32(l)

[11]贺安娜,林文强,姚奕.遮荫对虎耳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植物研究,2012,32(6)

[12]刘闯;胡庭兴;刘文婷;张力;帅伟;唐天云;李强.巨桉林草间作模式中牧草的耐阴生理适应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8,09

[13]代红军,谢应忠,胡艳莉.不同刈割程度对紫花苜蓿生长、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11)

[14]朱延姝,高绍森,冯辉.弱光对不同基因型番茄品系苗期功能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5,(1):17-18.

[15]牟会荣,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遮荫对小麦旗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2)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1研究的目标

(1)探明遮荫条件下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南苜蓿的生理响应机制,初步确定对三个苜蓿属物种生理有显著影响的光强阈值。

(2)确定不同苜蓿属物种对光照变化反应最为灵敏的生理参数,并筛选出适于我国南北过渡地区林间播种的苜蓿属耐荫物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2.1研究方法

(1)以遮荫网叠加设置光照梯度,研究不同光强对不同苜蓿属物种越冬期生理的影响

(2)利用生理指标测定技术,探讨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南苜蓿在越冬期对不同光照强度的生理响应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研究思路上的创新

通过系统定量研究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南苜蓿植株各生理指标对光强变化的响应机制,确定其生理承受阈值和光敏感指标,为我国南方气候过渡地区林间种植优质苜蓿属植物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结果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4.项目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3.5-2013.11

(1)收集适于南方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南苜蓿品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