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一种酪氨酸激酶型受体),其在哺乳动物的胶质细胞、上皮细胞、角质细胞等细胞表面分布甚广,且EGFR信号通路影响着细胞的生长、增值与分化等多种生理过程。
然而EGFR产生变异时则会导致肿瘤,经过研究证明,许多类型的肿瘤中存在着EGFR数量变异导致细胞表面EGFR高水平表达或者EGFR发生结构变异导致的EGFR表达水平异常等现象,如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尤其是肺癌。
因此EGFR是我们研发分子靶向药物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靶点。
2. 文献综述
摘要: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85%。
在中国,NSCLC患者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EGFR基因突变,大约占百分之五十。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细胞复苏:从细胞库取出CT26 WT与293T细胞进行复苏。
2.细胞培养: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培养CT26 WT与293T细胞,使其增殖。
3.细胞计数、铺板:将计数好的所需细胞种在加有培养基的6孔板中,放入37℃,5% CO2孵箱培养过夜。
4. 工作计划
1月15日 - 1月20日与导师讨论定题1月26日 - 2月20日查找文献,整理资料2月21日 - 3月05日制定实验方案3月05日 - 5月25日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撰写论文初稿
5. 难点与创新点
本课题研究在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中构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肿瘤细胞模型,为分子靶向药物的恶性肿瘤治疗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探讨提供实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目的基因EGFR的慢病毒载体质粒pLVX-EFlα-IRES-Puro转染至CT26细胞中,经puromycin(嘌呤霉素)筛选后用稀释法挑选出稳定生长的阳性单克隆细胞株,用Western Blot(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EGFR蛋白的表达。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