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FLC-Triple TOF MS/MS分析杜仲“发汗”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内生菌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1-02 11:27: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药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ilv.)的干燥树皮。

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中药杜仲研究概况摘要杜仲为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

杜仲主要含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多糖类、杜仲胶等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抗衰老、促进骨细胞增殖、抗肿瘤等方面。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杜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品质评价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就目前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进行讨论,旨在为杜仲药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1.样品采集与处理杜仲药材样品于当地传统采收时间实地采集于贵州地区,每份样品分别直接干燥进行不发汗处理和按2015 年版《中国药典》方法结合当地习俗进行发汗处理。

2.杜仲发汗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1)UFLC-Triple TOF-MS/MS分析样品制备:根据色谱图出峰情况,对样品处理方法作优化选择。

色谱和质谱条件: 根据色谱峰分离等情况,优选色谱、质谱条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22.01-02文献综述,思路形成,试验方案制定;第二阶段:2022. 03-04初步试验、实验条件选择;第三阶段:2022. 04-05进行实验研究;第四阶段:2022. 05整理数据,撰写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1)思路创新:基于植物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药材初加工发汗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国内外尚无报道,具有创新性。

(2)方法创新:以UFLC-Triple TOF-MS/MS、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筛选和鉴定药材初加工发汗前后差异化学成分。

将能检测微生物数量和分布情况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有机融入传统发汗理论研究领域,系统完整地通过分析发汗杜仲各阶段内生菌生长的动态变化情况以确定哪几种内生菌在杜仲发汗过程中起到影响其化学成分的作用,最后得到各种内生菌与杜仲化学成分变化的联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