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能够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升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着引领支撑作用。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用来激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为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我国政府更是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出台激励企业研发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2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2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二、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这种种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无不体现着我国政府为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导向。
(二)选题意义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一)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2、可以用哪些指标衡量企业的创新绩效?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关于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
关于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认为其在宏观层面上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在微观层面上能够有效引导和激励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
Fulvio和Christine(2015)通过梳理多个国家的税收抵免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的文献后,从行业层面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小微企业和服务企业Ramp;D投入的激励效果更加明显。Dechezlepretre等(2016)采用英国5888家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正向刺激企业的技术创新。杨灿明(2017)提出减税降费政策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刺激经济增长,还有利于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梁晓雯(2018)通过对比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发现我国针对中小企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着较多问题,比如政策分布零散、优惠形式单一、优惠时间较短等。贾明娥(2018)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能够提升企业在创新方面的能力,并且当企业规模越大时,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效应就越大。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实证分析探究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为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激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提供经验和建议。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关于不同企业创新绩效、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期刊、博硕士论文,并通过资料的分析,掌握问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和成果,确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税收优惠政策则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汇编。
5. 工作计划
1)首先对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围绕税收优惠政策研究、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并由此提出本文的切入点,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阐述。
2)其次理论基础及概念内涵。一是提出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内、外部性理论和税收调控两大理论;二是阐述相关概念,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企业绩效相关概念内涵;三是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阐述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然后是现状分析。对我国企业近几年的研发创新现状和近年来出台的激励企业研发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梳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