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PPP模式收益分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2 08:51:4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国为了解决公共产品的资金短缺和满足公民对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更高要求开始采用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PP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

与传统的民营资本承担全部投资风险的BOT模式不同,#8220;风险分担、利益共享#8221;是PPP模式的核心理念,政府和私人部门相对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因此PPP模式能有效提高私人资本的参与率。

政府意识到PPP模式在提供公共产品的优势,如今在大力推行PPP项目,但是落地率却不尽人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 公私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

2、 识别影响收益分配的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何寿奎、傅鸿源在讨论合作双方风险分担原则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求出公私双方的风险分摊系数。

夏颖、刘洪积在收益分配问题中引入了讨价还价的谈判模型,重点对于相关的贴现因子和双方策略做出了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0月份选题,

2022年11月-2022年2月份广泛收集、整理、阅读有关文献及数据资料,

2022年11月份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2022年2月初-3月30日完成初稿,详细修改三至五次,并填写中期报告表,提交英翻中材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建英. 博弈论的发展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J]. 理论探索,2005,(02):36-37.

[2]何寿奎,傅鸿源. 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研究[J]. 建筑经济,2006,(10):9-12.

[3]刘洪积. 基于博弈论的PPP模式收益分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