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20 09:18: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一方面要对内部活动进行相互牵制,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各环节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有严密的内控制度,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准确了解情况,并以制度为基础统筹安排全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的重要,然而当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在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要完善健全。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大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活动,首先应明确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了解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国内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及其出现的问题。其次,分析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存在哪些不利影响,以及应采取何种措施来积极应对。最后,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入手,重点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优化会带动内部控制活动效率得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效率得到提高就会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企业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鉴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近年来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研究的文章和著作也是层出不穷。田利军、刘光才(2008)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设计了评价体系,即从公司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5个方面选取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赋予权重进行研究。张兆国、张旺峰、杨清香(2011)依据我国财政部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要求,分别从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和资产安全性目标5个方面选取了25个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对指标赋予权重,建立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卢昭颖(2014)和朴莲姬(2014)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社会形势,可谓是#8220;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8221;。合理的企业控制方案,能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有效地避免或降低经营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在外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研究时间较早,内容也比较全面。早在20世纪40年代,内部控制就进入了萌芽时期,那时的内部控制比较简单,实质上就是内部牵制。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2004年10月,美国COSO委员会在吸收各方关于风险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式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的研究报告,为公司监理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了依据和规范。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4年11月-12月: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选题的主体内容;

2.2015年1月10前:在前期搜集并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

3.2015年1月18前:将开题报告发至孙老师邮箱及上传系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春玲.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及措施[J].《商情》,2013年第37期

[2]肖金菊.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浅析[J].财经界,2013

[3]孟建军.关于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J].《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24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