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完善问题探讨开题报告

 2023-01-18 09:02: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会计准则是会计实践的经验总结,是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是处理会计业务的准绳。 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奠定了基本准则的基础地位,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建立了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因此会计准则的变化必定会给企业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自2007年实施新会计准则以来,发现了会计准则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企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我国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拟以我国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发现的问题来研究,通过会计准则在不同企业中实施、实施后对资本市场各方存在的挑战、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和国外的会计准则作对比,深度剖析我国会计准则实施现状,并从中看到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我国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Wilkinson 在1965 年曾提出有关会计统一性的概念。Previts(1975)、Nobes(1981)、Taylor(1987)、De Pree(1989)等提出通过制定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以此达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思路。Samuels et al.(1982)、Peasnell(1993)、Zarzeski(1996) 、Collettet al.(2001)等则指出对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通过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各异更好的实现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Luzi hail et al.(2009)则分析了美国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几种路径。Samuela.Dipiazzajr在2009年从技术领域等方面推出制定一套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的积极性以及必然性。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陈毓圭(1993)、余秉坚(1995)、葛家澍(1996)、刘玉廷(2001)、冯淑萍(2003、2004),强调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中国家特色与国际化之间的权衡。薛云贵(1999)指出,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应该是保持利益中立的无利益关系人。梁爽(2005)指出,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权威性、效益性、公正性,因此我国以政府作为准则制定机构是合理适当的。罗勇、张静波、李建华(2007)提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存在透明度低、缺乏公开性的问题。史伟(2006)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剖析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规律,指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受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会计准则在以政府为制定主体下的强制性变迁的特征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改变。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对会计准则完善问题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但是,由于已有文献只是简单地介绍国外对会计准则的完善,缺乏国外对我国会计准则完善问题的看法,所以这些只能起借鉴作用,而实际参考意义并不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毕业论文选题、定题;学习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规程与要求;

2022年12月--2022年1月收集、整理、阅读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递交老师审定;

2022年2月-2022年4月15日,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完成外文文献资料翻译,接受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亚琴.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2,(25):187.

[2]徐妃珍.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21): 185-186.

[3] 刘春兰. 关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61-26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