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粗糙度及零平面位移高度的特征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08 16:06:39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高度是影响地表与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关键参数,其大小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蒸散、碳水循环、风蚀等过程的模拟精度,以及对局地小气候和区域气候的影响。


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森林类型,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目前针对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高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对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系统性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该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价值的认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森林冠层结构对风场特征的影响。

例如,刘文兆等[1]利用激光雷达数据分析了华北落叶阔叶林的冠层结构对近地层风速廓线的影响,发现冠层结构参数与风速衰减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系统收集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分布、面积、气候等相关资料,并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研究区域的林分特征数据,包括树高、胸径、冠幅、叶面积指数等。

2.利用微气象学方法,在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季节开展观测实验,获取近地层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数据,并结合遥感数据和林分调查数据,计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的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高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微气象学、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的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高度进行系统研究。


1.研究区概况调查: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基本情况,并进行实地考察,确定样地位置。

2.数据采集与处理:(1)遥感数据:获取研究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如WorldView、资源三号等,对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大气校正、正射校正等预处理,提取数字冠层高度模型(DCM)、叶面积指数(LAI)等冠层结构参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1.将结合遥感技术、微气象学方法,以及传统的林分调查数据,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高度估算方法,提高参数估算的精度和效率。

2.分析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季节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为该类型森林的动态监测和评估提供新的视角。

3.探究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粗糙度与零平面位移高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二者的经验模型,为区域气候模型参数化方案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薛岩,王文杰,于贵瑞. 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森林冠层高度提取及精度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2018,29(10): 3367-3376.

[2] 孟伟庆,王文杰,于贵瑞,等. 基于多平台LiDAR数据的森林结构参数提取及对比分析[J]. 林业科学,2018,54(11): 141-150.

[3] 贾明明,朱乔,张宁,等. 基于多源遥感的城市三维粗糙度提取与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22(12): 2887-289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