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需求越来越高。
恒温恒湿系统作为一种能够精确控制环境温湿度的设备,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生物医药、文物保存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精度、低成本的恒温恒湿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恒温恒湿系统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国内外学者在温湿度传感技术、控制算法、系统集成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根据系统功能需求,确定系统总体方案,包括硬件平台选型、软件架构设计等。
2.硬件设计: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主控单元、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逐步进行:1.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分析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确定系统总体方案,包括硬件平台选型、软件架构设计等。
2.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根据系统方案,设计系统硬件电路,包括主控单元、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等,并进行电路调试和测试。
3.软件程序设计与调试:根据系统功能需求,编写系统软件程序,包括温度采集与控制程序、湿度采集与控制程序、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等,并进行软件调试和测试。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STM32的低成本硬件平台:采用STM32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结合低成本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构建一个高性价比的恒温恒湿系统。
2.高精度温湿度控制算法:针对传统PID控制算法的不足,研究改进的PID控制算法,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3.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直观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操作和监控,例如,可以通过LCD屏幕实时显示温湿度数据、设置目标温湿度值等。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黄勇,王新峰,张剑. 基于STM32的智能恒温恒湿控制系统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 2021, 47(10): 148-151.
2. 刘超. 基于STM32的恒温恒湿箱控制系统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14): 168-170.
3. 张宇. 基于STM32的智能恒温恒湿系统设计[D]. 西安: 西安科技大学, 202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