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1、选题背景及意义由于传统化石燃料的枯竭和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严峻的环境恶化,如今发展对环境友好的新型电池已经称为一种全球性趋势。
然而,风能和太阳能是间歇性的,这将给这些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实施带来极大的不便[1-3]。
因此,可靠、低成本、高安全的储能装置的研究,可以收获这些间歇性的能量,已经相当吸引了科研人员的热情。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研究问题:锌金属负极的纤维素表面改性及其性能研究:锌金属负极有较高的理论容量、成本低、丰富的丰度等有点,但锌金属负极仍面临枝晶生长、循环性能差、表面钝化、形状变化和析氢等关键问题因此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通过在锌金属负极表面涂覆纤维素层,观察这种方法是否能提高锌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和枝晶抑制能力以及它的性能拟采用的研究手段:1、查阅文献,在对当前锌金属负极研究进展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确定所要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制备天然纤维素溶液;1.1制备流程:首先将纤维素(2%~20%,w/v),氯化锂(4%~10%,w/v)和二甲基乙酰胺共同进行超声处理5~20分钟,所用频率为20~25KHz,功率为400W~800W,于室温下搅拌均匀后,在-6℃~-20℃下冷冻3~5小时,即得到室温下能稳定存在的纤维素溶液.2、查阅文献,根据拟采用的材料、拟要达到的效果,制备复合了纤维素层的锌金属负极2.1制备流程:将制备好的天然纤维素溶液涂覆在准备好的锌金属负极上3、对制备好的复合锌金属负极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4、对制备好的复合新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与常规锌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比较5、根据所得到的复合锌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分析实验存在的问题,根据具体问题讨论修正实验方案,继续研究复合新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直至满足复合锌金属负极的使用要求。
6、整理所得实验数据,撰写论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