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发生与救援阶段公众潜在救灾意愿的计量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06 22:34:48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和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上升,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公众作为灾害的直接承受者和应对的主体之一,其在灾害发生和救援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行为选择对于减轻灾害损失、提高救援效率至关重要。

因此,深入探讨气象灾害发生与救援不同阶段公众潜在救灾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政策、提升社会应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公众的救灾意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公众救灾意愿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气象灾害发生与救援阶段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不同阶段影响公众潜在救灾意愿的关键因素。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不同类型气象灾害对公众潜在救灾意愿的影响:结合气象灾害的类型特征,分析不同类型气象灾害(如洪涝、干旱、台风等)对公众潜在救灾意愿的影响差异,并探讨其背后的影响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气象灾害发生与救援阶段公众潜在救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1.数据收集: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

问卷设计将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并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气象灾害的发生与救援阶段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探讨不同阶段影响公众潜在救灾意愿的差异化因素,为更全面地理解公众救灾行为提供新的视角。


2.将灾害信息获取作为重要变量纳入研究模型,探讨不同信息来源、信息质量对公众潜在救灾意愿的影响,为提升灾害信息的传播效率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3.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气象灾害发生与救援阶段公众潜在救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增强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张永香, 刘亚平, 周梦瑶, 等. 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风险感知与灾害救援意愿的关系研究——基于7·20郑州特大暴雨的调查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8): 179-186.

2.李英, 彭怡然, 秦昆. 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规范激活理论的路径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2, 38(9): 1260-1268.

3.李思远, 孙太祥, 史晋川. 基于双重视角的公众灾害救援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情报杂志, 2023, 42(4): 92-101 1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