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
1、课题研究的现状
作为中国近现代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南通,有必要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和文明建设的需要,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拟建设一活动中心以在文化交流中彰显本地自身独有的文化风俗。在南通地区,有人们熟知的“蓝印花布”,源自于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特殊,温暖湿润,特别适宜棉花和“蓝草”的生长,并且“蓝草”和棉花种植在当地农村十分普遍,再加上当地的民间纺织技术又十分发达,家家都有木制的纺车和织机,家家可闻布机声,户户都有织布娘。故,之后便有了蓝印花布的发展。这只是最为人所知的一例。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1、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项目概况: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和文明建设的需要,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拟在市中心区建设一活动中心,用地范围见附图。基地地势较平坦,总建设用地2万平方米左右,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密度不大于28%,容积率不大于0.8,绿地率不低于30%。建筑退界应符合《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规定。
建筑具体功能空间内容与要求如下:
(1)建筑面积12000m2;(允许有10%增减)
(2)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的分配见附表。
(3)平面设计由主要活动空间(包括报告厅、资料室、阅览室、美术工作室、书法活动室、摄影工作室、音乐工作室、歌舞排练厅、健身房、棋类研究室、计算机房、模型工作室、普通教室、大会议室、固定展厅、乒乓球室、台球室、教师休息室若干)、餐饮及文娱活动用房(包括茶室及咖啡厅、大餐厅及厨房、餐厅包间等)、辅助用房(包括值班管理室、馆长室、办公室若干、荣誉陈列室等)及室外场地。
(4)总平面中综合解决好功能分区、出入口、停车位、道路、绿化、日照、卫生、消防等问题。
(5)紧密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体育中心与活动中心的关系,尤其是在建筑风格与建筑体量方面的呼应;处理好室外活动场地与室外环境。
(6)熟悉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要点,基本做到功能布局合理、交通流线通畅、室内外空间组织有序,同时符合青少年活动的行为特征。
(7)要考虑并体现文体建筑积的现代建筑造型特点,并结合南方已有的建筑元素,加以整合与利用。
(8)适当考虑停车位与无障碍设施,以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附表:活动中心功能空间面积分配表
类别 | 功能空间 | 面积要求 |
主要活动空间
| 报告厅 | 1000m2(包括休息准备及设备间100m2) |
资料室,阅览室 | 800m2(其中电子阅览室240m2) | |
美术工作室 | 60m2*6 | |
书法活动室 | 60m2*6 | |
摄影工作室(含暗室) | 80m2*6 | |
音乐工作室 | 60m2*6 | |
歌舞排练厅 | 120m2*2 | |
健身房 | 300m2 | |
棋类研究室 | 30m2*10 | |
计算机房 | 60m2*6 | |
模型工作室 | 60m2*6 | |
普通教室 | 60m2*20 | |
大会议室 | 120m2*2 | |
固定展厅 | 800m2 | |
乒乓球室 | 300m2 | |
台球室 | 240m2 | |
教师休息室若干 | 30m2*10 | |
餐饮文娱 活动用房
| 茶室及咖啡厅 | 300m2 |
大餐厅及厨房 | 800m2 | |
餐厅包间 | 20m2*10 | |
辅助用房 | 值班管理室 | 30m2*4 |
馆长室,办公室若干 | 300m2 | |
荣誉陈列室 | 200m2 | |
门厅、休息厅、厕所、衣帽间、卫生间、库房面积以及交通面积由设计者自定。 | ||
室外场地 | 主入口礼仪广场 | |
室外集中活动场地 | ||
室外网球场一片,室外篮球场、排球场各两片 约2600m2 | ||
合计面积 | 约15000m2 |
2、本课题预计解决的难题
1)建筑对文化馆内部文化的展现,与周边环境相互和谐。
2)建筑性格特征明显,功能、流线、空间和外形等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
3)各部分功能、流线和交通组织合理,防止功能混乱和多种流线相互干扰等问题。
4)建筑空间的设计符合功能要求,考虑人体尺度和心理感受,做到空间设计的人性化。
5)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导致的结构复杂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技术的运用。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分析和研究相关文件,了解现状和当地发展趋势,研究文化馆类建筑的功能、流线、空间、形象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2)实例调研法: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化馆实例资料,研究吸收优秀的组织方式和空间处理手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项目条件
指导教师提供建筑用地地形图、设计内容等资料。
2、设计条件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