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开题报告

 2022-11-28 14:25: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金融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日益加快,以至于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全世界大部分国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不良资产数目都变得越来越大,以致引发金融危机。

截至今年6月末,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8841亿元,比2014年末增加1810亿元,平均不良率为1.31%。

201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919亿元,而上市银行8841亿元的不良贷款占其比重超过8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2、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所谓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简单的说就是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已收不回的贷款,俗称呆坏账。对于银行不良资产的划分,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目前有两种并行的划分方法:一是金融界所说的四级分类方法:以到期未偿还的时间划分为正常、逾期(到期未还)、呆滞(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四类,按这种方法划定后三类为不良资产。另一种是由国际商业银行从风险监督的角度出发,对未到期信贷资产划分为五类:Pass(正常)、Special mention(关注)、Substandard(次级)、Doubtful(可疑)和Loss(损失),规定后四类贷款为有问题贷款,而不良贷款指不能按协议或合同规定的日期、或者其他可接受的方式归还的后三类贷款,这是我国金融界正全力推广的五级分类标准。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高居不下。《 2014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 》报道2014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率明显双升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30%左右不良率将在1%至2%截至 2014年第三季度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7669亿元 比年初增加 1748亿元 而 2013年全年的不良贷款增加规模仅为 992亿元。

喻心怡(2015)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创新研究》提到:改革开放以来, 银行发展由于体制转轨时期方方面面的影响, 不良资产的累积已经严重地阻碍资金的正常循环, 尽快解决国内银行历史遗留的巨额不良资产, 迅速化解由此形成的金融风险变成当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同时, 巨额不怠资产己严重地阻碍了银行的进一步改革, 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 WTO,我国银行业已经面临金融全面开放的严峻挑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筹集者和供应者。截至 2014 年 8 月,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达541937.72亿元人民币,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吸收各类存款占全部银行业存款额的绝大部分,并承担着全社会80%左右的支付结算量。由此可见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金融体系中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其不良资产总额的居高不下也给银行金融领域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关于不良资产处置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调研发现处置不良资产的推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而提出创新的处置措施。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先列述当前存在的处置方法,在与实例进行结合分析,提出创新的处置措施。

本文主要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以下为示例:

1查阅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