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大豆起源于中国,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物资。
1954 年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从 1996 年起,我国已经从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并且进口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研究通过不同播期及氮肥基追比率,对大豆不同时期群体质量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播期及施肥比率群体质量、器官平衡的变化规律,不同部位的干物质分配状况,从而得出不同生育期获得怎样的群体质量(株高,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比叶重等)才能获得最终的高产,为生产上不同播期确定不同氮素基追比率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及大豆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最终获得不同播期氮肥基追比率各生育期高产群体质量及相关特性,对指导大豆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氮肥用量及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等处理,研究大豆全生育期碳氮代谢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作用,探讨氮素调控对大豆碳氮代谢、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大豆高产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有:
1研究不同播期及施肥比率对大豆群体质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1不同播期及施肥比率对大豆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1.2不同播期及施肥比率对大豆不同部位干物质分配及器官平衡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实验于20142015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进行,实验材料选择南农09-60大豆品种。设3个不同播期及3个不同施肥比率。每亩施纯氮8kg;磷钾肥做基肥;磷肥过磷酸钙20kg/亩;钾肥kcl7.5kg/亩。第一播期记做B1,第二播期记做B2,第三播期记做B3;氮肥分为基肥与追肥施用。基肥与磷钾肥一起施入,追肥于花期施入,基追比分为三个比率分别设为:0:10,5:5,10:0。记为R1,R2,R3。小区面积:3*5=15m2。行距:50cm,株距20cm,每亩1.33万株。每小区6行;随机区组,3次重复。南北行种植。分别于苗期、花期、荚期、鼓粒期、成熟期取鲜样及干样,鲜样用于后期测叶绿素等生理指标,干样于取样时1050c杀青30min,800c烘干测其不同部位干物质积累状况。
本实验充分总结前人研究背景和研究经验之上,进行本实验。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着眼于前人所一直忽视的基肥与追肥的比列来进行试验。
是一项比较有创新意义的实验。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实验计划于20142015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进行,实验材料选择南农09-60大豆品种。设3个不同播期及3个不同施肥比率。每亩施纯氮8kg;磷钾肥做基肥;磷肥过磷酸钙20kg/亩;钾肥kcl7.5kg/亩。第一播期记做B1,第二播期记做B2,第三播期记做B3;氮肥分为基肥与追肥施用。基肥与磷钾肥一起施入,追肥于花期施入,基追比分为三个比率分别设为:0:10,5:5,10:0。记为R1,R2,R3。小区面积:3*5=15m2。行距:50cm,株距20cm,每亩1.33万株。每小区6行;随机区组,3次重复。南北行种植。分别于苗期、花期、荚期、鼓粒期、成熟期取鲜样及干样,鲜样用于后期测叶绿素等生理指标,干样于取样时1050c杀青30min,800c烘干测其不同部位干物质积累状况。
预计明年3,4月份可以完成本实验的全部内容。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