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上市公司也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而会计信息作为外界了上市公司的唯一渠道,其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但让人遗憾的是尽管如此,会计信息造假的事件仍然屡禁不止。
例如2014年十大上市公司黑榜中的獐子岛,南纺股业,皖江物流等企业,在虚增利润,掩盖财务黑洞,涉嫌IPO造假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涉及,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通病,将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完整、不规范的弊端更加尖锐地暴露在了全社会的面前。
如这些问题在危及上市公司自身信誉的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会将整个社会卷入诚信危机的黑洞,这使得会计信息披露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最终提出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案。 本文具体以下方面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第一部分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第二部分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第三部分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动态:会计信息披露最早起源于英国,而当今世界信息披露最完善的当属美国,从1911年堪萨斯州的《蓝天法》的制定,到《证劵法》(1933)和《证券交易法》(1934)的颁布,两部法律成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最高法律规范,也成了会计准则建设的基本依据。在1933年的《证券法》中,美国首次规定实行财务公开制度,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信息披露制度再到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成立,。最后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2002)的颁布,标志着美国会计信息披露的不断成熟,这也对其他国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研究动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但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成了一个跛行的人我国相关的会计制度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健全,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和缺位,使虚假信息被揭露的可能性变得很小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目前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使得上市公司在巨额收益的诱惑下铤而走险,虚构信息。基于此,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加强了对于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主要包括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构、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等。可以预见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环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雷振华,阳秋林等人主张从企业自身出发,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为重点,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方震海认为应从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理论体系、加强政府监管等方面着手完善。陈运森则认为应该加强第三方在监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作用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选择导师、确定研究方向(14年11月)
二、选题(14年11月中旬)
三、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深入分析(14年11月中旬--14年11月下旬)
5. 参考文献
[1]
李启强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