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2001年#8220;安然事件#8221;曝光后,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开始强制性地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的信息。
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时间较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从几年前的三鹿奶粉质量问题、中航油巨亏等事件都显示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各个环节的薄弱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缺乏。
在 2006年 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同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出台了《内控指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系列财务舞弊案件的产生敲响了人们关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警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经不仅是反应历史的会计信息,同时也需要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来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同时由于委托代理的产生,投资者需要管理层报告内部控制信息来了解企业的运转情况,同时防止财务舞弊。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内部控制信息建设起步较早,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关注也日益增强。
2000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其要求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作出说明。
2006年6月5号和2006年9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出台了《上交所指引》和《深交所指引))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要求随年报一起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20日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选题;
2. 2022年12月31日在前期搜集并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3. 2022年1月至3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和资料,仔细的阅读资料,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水平和状况,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
5. 参考文献
[l]宋蔚蔚,王和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与思考[J」.商业会计,2011,(15):53一55.
[2]杜兴强和温日光,2007,《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财经研究》第 1 期,122-133。[3]王雄元和管考磊,2006,《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审计研究》第 6 期,42-49。
[4]张宗新、杨飞、袁庆海,200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升能否改进公司绩效--基于 2002-2005 年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第10期,16-2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