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在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由于财务出现危机而导致上市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宣告破产的案例比比皆是。然而,任何危机的发生都是一个逐渐恶化的过程,如果能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可以预测财务风险,使管理层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失败。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对于保护上市公司、公司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防范财务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财务风险预警相关理论概述
(一)财务风险预警概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国外对于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起步较早,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单变量研究阶段,代表人物FitZpatriCk,他是最早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财务风险预测的,但是这项研究一直没被广泛应用,这种状况持续到1966年,Beaver在1966年发表的《财务比率与失败预测》一文中,最早运用统计法建立预警模型,提出了财务风险的单变量模型。第二个阶段就是多变量的研究,多变量法是Altman首次提出的,1968年Altman利用线性多兀区别分析法建立区别函数,即Z计分模型。克服了单变量模型中不同指标对同一公司分析得出不一致预测结果的现象。1977年Martin认为Z计分模型,只能判断样本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失败危机,无法衡量其发生危机的概率。为此他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最后发现25个财务比率中只有6个指标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外国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和预防研究建立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国内:我国对于财务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余绪缨教授编写的《公司理财》一书,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差异造成的企业支付本息能力的风险,企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企业财务风险就会越大。汤谷良教授在《论财务风险管理》著作中对财务风险的定义,认为#8220;财务风险发生在企业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会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发生负偏离的可能性#8221;。 财政部的向德伟博士细致全面的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向博士认为#8220;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吴世农、黄世忠第一次提出了分析企业破产的指标和预测企业破产的模型。1996年周首华等提出了F分数分析模型,融入了现金流量指标,弥补了Z模型的不足。陈静在其一篇实证研究论文中使用27家被特殊处理和未被特殊处理的公司为对比样本,分别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线性回归研究和单变量研究。2001年中国证监会北京证券办针对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有关信息设计了上市公司风险预警系统,提出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公司风险程度并将其做为分类监管的依据。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撰写开题报告;
2022年2月-3月,撰写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4.(4)
[2]张玲.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3)
[3]赵威.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学术交流.2014.(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