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理由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实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革新已经取得较大进步,并开始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利率波动也开始越发频繁,从而使得利率风险逐步暴露出来,这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可为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控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利率市场化及利率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从利率市场化概念、利率风险识别与度量、利率市场化对利率风险防范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分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第三,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问题的具体对策。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三大解决办法,即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利率体系、强化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全面推进银行内部改革。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自上世纪80年代美、英等国实现利率市场化后,这些发达国家对利率市场化的理论研究开始逐步增多,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看法。
总体来看,西方国家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资产负债表内管理;第二,表外管理。
泰翰(2010)等人认为商业银行如何采用实际策略对利率风险进行控制和调节,是作为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为了确保研究资料充足,笔者通过搜集图书馆资料、知网数据库资料以及网络相关信息资料来获取写作素材,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分析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并提出风险管控的合理化建议。
(1)文献研究法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信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开拓思路,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本选题的研究现状,查阅参考国内外学者的著述,寻找可以借鉴的理论。
(2)理论分析法梳理以往学者的理论研究,并结合自身理解进行理论性分析。
5. 参考文献
[1]Interest rate risk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Evidence from banks'' and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stocks in the UK [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2014. [2] 泰翰#183;菲兹罗,楠斯#183;颇特,艾得#183;泰科斯,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比较与借鉴[J],NEW FINANCE,2010(10). [3] John C. Hul,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8th Ed.)[M],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2012(09).[4]陈颖.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5]李晓蓉.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6]高芳.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 [7]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8]林乐芬,陈旭阳.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压力测试分析[J].经济纵横,2013(12). [9]杨毅,苏庚云.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实证研究[J].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5(03). [10]王习.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福建师范大学,2013. [5]吕鹰飞,常昊.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 [6]陈昆,高昊.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风险分析--以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03). [7]王冬梅.利率市场化改革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2013(2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