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4 12:45: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迅速发展下需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又是相互联系,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另外盈余管理研究为投资者提高决策质量,提供理论指导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诸多的会计信息中,会计盈余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的真实性和公允性是保证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前提。再者盈余管理研究可以解释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动机和盈余管理手段,这可以使投资者加深对盈余管理的认识,使他们能够#8220;看穿'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能力。最后盈余管理研究还可以识别出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找到盈余管行为产生的根源,既可以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评价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发面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

首先提出本研究目的与意义,叙述了国内研究的文献。其次再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概念、产生的基本前提下,研究国内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另外提出盈余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再来剖析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产生的成因。最后,针对目前上市公司存在较强的盈余管理动机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及建议,以减少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Sweeney(1994)在《债务契约违背和管理层相应的会计决策》一文中提供了基于债务契约目的的盈余管理的频率以及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的证据。Benish(1999)贝JJ在其论文《透视盈管理》中进一步提供了在股票交易中盈余管理和内部人交易联系起来的证据。他发现,高管人员在公司收益被市场高估的期间更可能卖掉其持有的公司股票或行使其股票期权。因此,高管人员的股票是以一个被夸大的价格成交,他们在股票上涨或下跌时提前买入或卖出股票。

国内:在国内,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十分丰富。但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而没有过多的研究盈余管理的概念。孙铮、王跃堂(2009)在《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分析》中,以及陈小悦、肖星、过晓燕(2010)在《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中的研究都发现,在配股生命线(净资产收益率为10%)的右侧,上市公司具有非常集中的趋势,因而说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的要求,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第三种是高价发行动机:洪剑峭和陈朝晖(2002)在其文章《中国股市IPO效应实证研究》中的研究表明,我国A股公司在IPO前存在盈余管理,并且盈余管理对募股前后公司报告收益表现了巨大的影响。对于盈余管理的手段,相对于国外股票市场而言,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差异,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常用方法也有所不同。根据《证券时报》和联合证券公司的共同完成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排在前三位的盈余管理方法依次是:关联交易、巧用会计政策、地方政府支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1-2022.1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22.1-2022.2 细列提纲并进一步收集参考文献

第三阶段:2022.3-2022.4 围绕选题实习并完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刘会慧.盈余管理的动机及规范措施[J].中国商贸,2012,(36):7-8.

[2]吕奕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6,(1):125-126.

[3]褚其生.基于会计估计变更的盈余管理研究[J].财经界,2013,(11):105-1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