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双十一临近,主播李嘉琦复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这让我不禁想起曾在他直播间看到的最惊艳的产品,即花西子推出的“苗族印象高定系列产品”。该系列在北京举办的“非遗美学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品牌“苗族印象”系列产品的海报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日本东京等地区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东方民族之美。该系列产品首次将目光聚焦到中国的少数民族——苗族,产品融合了苗族的非遗文化特色和苗族人民的服饰元素。最近几年国潮很火,汉服崛起,传统品牌翻红,虽然很热闹但未免太偏重汉唐文化,“苗族印象”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多元的中国文化。大众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从来不乏好奇,否则新疆、西藏、云南也不会成为文艺圣地,《大鱼海棠》中的福建土楼也不会火到美国迪斯尼的《花木兰》里,敦煌飞天更不会频频在短视频平台上创造爆款。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少数民族文化以主题形式体系化运用到品牌产品的设计上。
因此我这次的作品,即西江苗族博物馆的IP形象设计就是将苗族文化与现代产品相结合,充分调研了解苗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化。为其博物馆设计IP形象以及推广设计。让大众感受中国苗族的东方独特美。
研究目的:
通过这次设计,一方面,自己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作品设计中将民族艺术与东方美学结合起来,赋传统以时尚,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苗族文化、主动了解苗族文化,保护苗族文化。以此达到弘扬苗族文化的目的,让苗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大量调研相关的文创产品,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产品。
研究意义:
首先,我自己充分了解了苗族文化,所以我在苗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上会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也会积极的向我的身边人科普苗族文化。
其次,通过IP形象以及推广设计,以更多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让大众被其惊艳。感受到苗族的独特之美。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江西苗族博物馆的调研
江西苗族博物馆位于江西千户苗寨景区内,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江西千户苗寨故有“千户苗寨”之称,是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是世界第一大苗族村寨。
江西苗族博物馆内主要藏品有三大类:苗族蜡染,流传于苗族聚居区的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服饰,是苗族古代农耕文化的再现,苗族服饰上的刺绣题材多样,类型繁多;苗族银饰: 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另外馆内也介绍了苗族的传统文化,苗族节日和苗族的宗教信仰以及苗族的音乐、舞蹈。
二、IP形象设计的调研
设计IP形象不能自娱自乐,要考虑市场和大众接受度。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1、田野调研法:通过去实地考察调研,充分的了解馆内藏品种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借鉴学习优秀的IP形象设计理念:
2、文献研究法:通过翻阅查找大量关于江西苗族文化的相关知识的刊文和相关的IP形象设计,充分的了解江西苗族文化,借鉴学习优秀的IP形象设计理念;
3、分析法:在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提炼归纳,不断考虑与实践,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更有感染力更合理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IP形象;
4、比较法: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对设计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并解决创作中的问题,从而完善作品;
5、实践法:通过创作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设计作品。步骤:
1、 通过线上收集资料和实地调研了解西江苗族博物馆馆内的藏品种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2、对现有的成功的IP形象进行调研,确定选题的IP形象的基本元素、风格;
3、借助草图描绘整个设计思路,确定形象三视图、设计说明、结构尺寸、创意图案、材质工艺等;
4、定期与导师沟通交流,及时修改设计中的不足,不断优化设计内容,确定正稿并开始制作;
5、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不少于6000字的设计说明书;
6、完成所有工作,准备毕业答辩。
4. 参考文献
[1][日]三木健.APPLE-学习方式的设计.设计的学习方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2][美]诺曼.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M] 小柯,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张学忠.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4]南征.设计师的设计日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5][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纪江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日]赤濑川原平. 路上观察学入门[M] 严可婷,黄碧君,林皎碧,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
[7][日]今和次郎. 考现学入门[M] 詹慕如,龙婉如,王婷仪,译.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8.
[8][日]名取和幸,竹泽智美.设计心理学:色彩与图像的150个视觉表达法则[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2.
[9]张晓晴.溯源与创新:当代中国设计文化自觉与民艺精神传承[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20.
[10]张晓.化茧成蝶:西江苗族妇女文化记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11]闫玉.银饰为媒:旅游情境中西江苗族的物化表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
[12]周莹.意义、想象与建构:当代中国展演类西江苗族服饰设计的人类学观察[M].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
[13]王秀伟.文化授权: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
[14]姚祎.吉祥纹样在博物馆文创中的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22.
[15]李茗珠 .怀旧视角下的博物馆文创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22.
[16]王丽茹.苗族文化元素在贵州“苗一”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2.
[17]舒纾.贵州西江苗寨苗族代表性节庆艺术元素在旅游文创中的设计研究[D].贵州大学,2022.
[18]党琳露.跨文化视角下贵州苗族服饰图案研究与应用[D].华侨大学,2022.
[19]石俊杰,陶孟祝.苗族文化传承的困境与思考一一基于成人教育学的视角[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5(04):11-14.
[20]刘晓妍.人类学视域下苗族神性“文化空间”的变迁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40-49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
第8周(10/21)前进行选题申报
第10周(11/4)前任务书下达
第13周(11/25)前提交开题报告
第15周(12/9)前进行毕业设计开题答辩
(二)2024-2024学年第二学期
第4周(3/17)提供毕业设计说明书框架,毕业设计作品中期检查
第8周(4/14)提供毕业设计说明书初稿
第11周(5/1)提供毕业设计作品
第12周—第13周(5/8-5/19)进行展览
第13周(5/19)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
第14周进行查重
第15周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第16周完成毕业设计材料归档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