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长基因HL1的遗传转化筛选开题报告

 2023-02-18 22:16: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穗部是小麦着生籽粒的地方,与小麦产量息息相关。而穗长作为小麦穗部的一个重要性状,其研究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大量研究表明,穗长与地上部生物量、单株生物量、收获指数及产量呈正相关[1-2],与小穗密度成负相关关系3。穗长的增加可导致小穗密度降低4-5,增强小麦对赤霉病的抗病性6。然而,也有研究发现穗长增加但不影响小穗密度,从而增加了产量7。因此,研究穗长性状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穗长性状由多基因控制,受环境影响较弱,广义遗传力较高5,8。迄今为止,还没有很多关于穗长基因的报道,但关于小麦穗长QTL(数量性状基因座)的研究层出不穷。有研究表明,小麦穗长QTL分别定位于1A、1B、2A、2B、2D、3A、3B、3D、4A、4B、5A、5B、5D、6A、6B、7A、7B和7D等。Kumar等[9]以两个RIL群体(WL711/PH132和W7984/Opata85)为材料,检测到8个穗长QTL,分别定位于1AS、1BL、1DL、2DS、4AL、5AL和5DL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9.86-18.1%。Manickavelu A等[10]以中国春和KT19-1的F8代构建的RILs群体为材料,检测到4个控制穗长的QTL,分别位于2A和5AL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7.7%-49.4%。R.M.Patil等[11]利用PDW233与Bhalegaon 4获得的RILs群体共检测到5个控制穗长的QTL,它们与环境效应紧密相关,分别位于3B, 4B和7A上,贡献率为7.08%-16.35%。郑有良等[12]选用长穗材料“10-A”作为被测系,“中国春”“阿勃”两套单体系列作为测验系,进行了穗长基因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10-A"的长穗性状受5A,7A,1B,2D,3D和6D等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共同控制,并且发现1B, 2D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为强效基因,5A,7A,3D和6D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弱效。Li等[13]以Opata85和W-7984杂交构建的RILs为研究对象,检测到7个与穗长有关的 QTL,分别位1A、4A、7A、7B四条染色体的长臂上以及1B染色体的短臂上。余马等[14]以W7984和Opata85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定位到13个控制穗长的QTL,分布于染色体1A、1B、3D、4A、5A、5D、6A、7A、7B和7D。单个QTL解释2.8%-11.3%的表型变异。刘书含等[15]利用大穗材料高麦1号与密小穗小麦杂交获得的F2群体,定位到7个穗长QTL,增效基因均来自于高麦1号,单个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2.04%-15.26%。翟会杰等[16]用豫麦8679和京411构建的RIL群体,定位到30个控制穗长的QTL,6个环境稳定型QTL分布于1B、2B、2D、5A和7B染色体上。其中1B, 2B和7B染色体上的QTL穗长增效基因来自于豫麦8679,可以解释4.88%-7.96%的表型变异。而位于2D和5A染色体上的QTL的穗长增效基因则来源于亲本京411,分别解释表型变异25.55%和15.25%。

在2D、3A、4A、4B、5A、6A、6B、7A、7B和7D等染色体上,存在一些影响较大或在多个株系中检测到的QTL。QSpl.nau-2D是从Nanda2419和Wangshuibai的F2群体构建的RIL群体中发现的与穗长有关的QTL5。它被定位于染色体2DS上,解释了高达20%的表型变异。Wu等[17]以绵阳99-323为重复亲本,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建立了QSpl.nau-2D的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s,NIL),对其进行了精细定位,并将其命名为HL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1.获得HL1基因片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1)实验材料:模板DNA,双蒸水,PCR缓冲液,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关于小麦穗长基因的报道还寥寥无几,本实验室于几年前发现了一个与小麦穗长密切相关的QTL位点并将其命名。这次实验是对之前命名的小麦穗长基因HL1进行研究,这是在小麦穗长基因领域的一种创新,可以为研究小麦穗长性状的遗传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小麦穗长性状又与产量构成三要素密切相关,所以对提高小麦产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

实验进展

2019.1.18-2019.1.25

了解课题相关背景,阅读文献,准备实验材料

2019.1.26-2019.2.25

提取总DNA,获得目的基因并检测

2019.2.26-2019.3.25

做小麦的遗传转化,得到转基因植株并检测

2019.3.26-2019.4.23

整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草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