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地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一门学科,用以阐明生物群落及其组分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及形成原因。[1]
历史生物地理学是从较长时间尺度上研究生物分布的一门学科。Crisci(2001)总结了目前常用的9种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方法,即:①起源和扩散中心(扩散学派);②泛生物地理学;③进化生物地理学特征;④分支生物地理学;⑤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⑥特有性简约性分析;⑦基于事件的方法;⑧祖先的领域;⑨实验生物地理学。[2]Morrone(2005)则认为,这些研究方法实际上分属于两大类别,即①以格局为导向的隔离分化(演替)历史生物地理学,和②以过程为导向的散布(传播)历史生物地理学。[3]其中,隔离分化历史生物地理学又可分为泛生物地理学和支序生物地理学两个主要学派[Morrone 2005]。泛生物地理学作为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领域中唯一基于空间或地理关系分析的方法,是隔离分化学派生物地理学各种方法中引起生物地理学家最为广泛争议的一个科学研究领域。[3,4]
泛生物地理学是Croizat提出的一种生物分布式样的时空分析方法[Croizat 1964],其研究方法是,将不同分类群的分布都标画到一张地图上,把最邻近的两个间断分布着的分类群用一条线连接起来就成为一个轨迹;为互不相关的两组(或几组)分类群所重复的轨迹就是一般轨迹。每一个一般轨迹就表明被裂解(演替)之前的一个祖先生物群。[2]泛生物地理学只要有各种最新分类文献,如专著名录、植(动)物志等,就可以开始工作。各分类群的分布都标画到一张地图上,把最邻近的两个间断分布着的分类群用一条线连接起来就成为一个通道;为互不相关的两组(或几组)分类群所重复的通道就是通用通道:一个通用通道就表明被裂解(替代化) 之前的一个祖先生物群。通道所绕过或跨过的海洋就成为一个基线。基线对泛生物地理学来说相当于同源(Homofogy)的概念。克劳认为一个节点或大门相当于不同的祖先生物群的替代化残余相互接触的生物地理学边界。[3,4,5]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研究我国粉蝶科昆虫的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情况,并使用泛生物地理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总结我国粉蝶科昆虫的分布特点。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①通过国内外文献根据前人对我国各地的实地考察整理总结得到中国粉蝶科的地理分布数据。本人共计调查215种粉蝶及其亚种,根据相关文献地图的查阅以及Global Mapper软件的定位,得出了这些种类粉蝶的全国分布地点及具体经纬度;
②在张荣祖绘制修订的中国地图基础上,将我国地图划分成18个网格,并分别对这18个区域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尚无应用粉蝶科开展泛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报道。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年9月,整理粉蝶科的分布资料
2016年10月,根据分布资料查经纬度
2016年11月,统计分析每网格中粉蝶科是否有分布,构成一矩阵表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