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出口贸易呈现逆差形式:我国大豆2019年产量为1810万吨,远低于巴西1.245亿吨、美国9660万吨、阿根廷5200万吨,同时2019年我国大豆消费量1.082亿吨,占全球大豆消费量的30.75%,产量与消费量的巨大缺口由我国进口来弥补,导致2019年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为83%。
20112020 年,我国大豆进口额由 297.26 亿美元增加到395.28 亿美元,其中净进口额增长幅度高达98.92亿美元,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贸易逆差更是达到394.57亿美元。
国际贸易战形势下2018年四月我国积极应对贸易战,四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241.8万吨,5月我国从美国大豆进口数量只要48.95万吨,直至10月6.7万吨,同时向巴西进口量2018年10月为653.05万吨,同比涨幅接近1倍。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 界定和选取影响大豆进口贸易的因素:要全面且有足够数据2、 查询掌握历年来大豆进口数据、生产数据等等,同时大量阅读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了解国际形式格局,全面掌握信息。
3、 分析大豆国内供需情况、进口贸易状况以及探讨影响我国大豆进口贸易主要因素4、 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实证分析各个因素,并进行检验,保证结论准确性。
难点(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1、 查询近十年大豆进口贸易数据,分析我国大豆竞争力与进口依存度。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关于国内大豆供需状况及竞争力的文献综述刘志民,杨友国,张振华(2010)分析了近10年来我国大豆市场供需平衡,国内大豆市场总体上呈现供需双线快速增长态势,但市场波动特征明显。
在供给结构方面,国产大豆供给徘徊不前,进口大豆供给迅猛增长,大豆自给率不断下降;在需求结构方面,榨油消费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而食用及工业消费量占据一定比例,但仍显发展不足。
4. 研究方案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供求理论为依据,分析我国大豆贸易现状、竞争力分析以及贸易依存度分析,并且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大豆进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是以计量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中国大豆进出口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其中利用面板数据、双对数模型对大豆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 工作计划
1)查阅我国近十年大大豆供需状况以及进口量与进口结构状况的网络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论文周计划:2022-2022-1学期第13周以前 完成选题。
第14-15周下达任务书,论文开题。
第16-19周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初稿(16周到校集中开题检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