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中国农地非农化边际净收益的地区差异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17 09:42: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中国农地非农化对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研究主要探究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农地非农化边际净收益的地区差异,并结合泰尔指数法进行因素分解得到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

对耕地非农化指标的调控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执行提出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本研究主要探究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农地非农化边际净收益的地区差异,并结合泰尔指数法进行因素分解得到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

二、研究的内容本文采用了2003-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生产函数,使用全面进行估计,测算土地资源在农业部门的边际收益以及其在非农业部门的边际成本,将二者相减得到农地非农化的边际净收益。

进一步以泰尔指数来测度中国各地区农地非农化边际净收益的差异,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进行分解,研究耕地非农化对农地非农化边际净收益贡献的差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泰尔指数是泰尔(1967)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提出的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数,目前泰尔指数作为衡量某地域各种社会资源配置差异性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

本研究在测算出中国地区农地非农化边际净收益后,运用泰尔指数法计算总泰尔指数、东部地区泰尔指数、中部地区泰尔指数及西部地区泰尔指数,进行因素分解以得到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8年1月,通过《中国土地年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统计年鉴,收集土地数据并统一口径。

2018年2月,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人数,农、林、牧、渔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农用地面积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基于已经获得的数据,估计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土地资源的边际收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