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媒体时代我国电商发展迅速,而节假日则是商家促销打折、吸引顾客的重要日子,比如双十一狂欢节,已经从淘宝天猫的折扣日渐渐转化为广大电商的促销狂欢节。但在这些电商促销打折的活动中,不难发现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正受到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由于在洋节的促销活动比在我国传统节日时的促销力度要更大更广,所以人们受这些社会风气的影响对于洋节的期待和热忱更大于对于我国传统节日的关注。再加之,我国传统节日的传播不到位,传统节日文化逐渐地被人们忘却忽视。例如,以往过春节,家家都会置办年货、准备团圆饭,但是现在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酒店吃团圆饭,甚至不会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本文通过梳理传播学观点分析新媒体时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遭受困境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希望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国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来保护和发扬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分析新媒体时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所受到的冲击及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问题: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于我国传统节日以及洋节的关注度和了解程度;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受到冲击的原因;新媒体给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我国该如何利用新媒体来发扬保护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首先,我国对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集中于以下四点。第一,对于中外节日文化的对比研究。例如姜莹在《中韩同源节日对比研究》一文中根据两国的经济体制、历史、宗教信仰等方面详细地对比分析了中韩两国的节日相似性和差异性;第二,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功能、内涵。对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是最多的,大多数文献都是从这方面开篇,而景俊美在《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中结合了我国的农耕文明、儒家思想来分析我国传统节日的根源,较为详细地从社会层面、精神层面、经济层面分析传统节日的价值;第三,对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困境研究。大多数文献都会涉及传统节日文化续存过程中的不足以及挑战,有的点到为止,有的会结合专业学科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传承困境,但是结合相关专业的分析研究涉及面较广,比如高嘉的《困境与新生-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从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分析传统节日面临困境的原因;第四对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有不少人提出了如何发扬保护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解决对策,比如郝晓静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中提及的:培养全民的#8220;文化自觉#8221;、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商业开发、推动民族文化的认同等,这些解决对策覆盖面很广,但是大多过于笼统,没有确切具体的解决方案,而立足于新媒体时代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案就更少了。
其次,由于资料、数据的限制,搜索到对于传统节日这方面外国研究并没有太多,但这些文献大多侧重于本国节日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作用方面的研究,如L.A. TuL#8217;TsevA在《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the Peoples of Russia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中提及的传统节日在社会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谐的种族文化才是他们的社会文化原则。 还有文章会提及外来节日文化对本国的影响,除了文化影响外还有在经济方面的影响,而经济影响则是国内研究较少提及的。比如Sanjaya S. Gaur,Mandar Chapnerkar在《Indian festivals: the contribution they make to cultural and economic well-being》中提到的,the Ganesh Chaturthi 节日在文化和经济福利上的贡献,这个节日提高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和谐以及振兴了经济和促进文化旅游。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初 撰写开题报告
2022年12月 收集资料、完成问卷调查以及数据统计处理
2022年1月-3月 完成论文初稿、中期检查报告以及指导周记
5.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语境下央视春晚的困境与突破
[2] 论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3] 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