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传播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开题报告

 2023-01-19 11: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而为人们所关注,90年代,这一概念开始引入我国。

尽管这期间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仍未能从我国媒介生态大环境中对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出有益的建议。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媒介素养开始呈现出一些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逐渐由隐性向显性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当前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介和整个传播生态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随之针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应当进行调整。

本文意在研究新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分析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找到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发展的瓶颈,促进整个大众传媒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快速普及,新媒体时期大学生媒介素养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早在1933年英国学者李维斯及其学生合著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培养》就已阐述了将媒介素养引入教学的重要性。

新媒体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新媒体环境下以大学生媒介素养为研究对象的相关调查大量涌现,如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张南星、王炳明的《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等,这些调查报告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大学生素养状况展开了不同程度的调查,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实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研究计划: 2022年11月 选题 2022年12月 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1月至3月 完成论文初稿 2022年3月至5月 完成论文修改 2022年5月底 论文定稿 2022年6月 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J?巴伦著.刘鸿英译.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5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 [3]宋海霞;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J].重庆教育学院报; [4]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黄楚新;论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6]大卫。

帕金翰。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